第二百零三章

“嗯哼?”

秦戮聞言給了顧硯書一個疑惑的目光,還有什麽事是**的?

別說,還真有。

譬如西境今年突然鬧了蝗災顆粒無收,譬如西戎現如今已經在點兵,對著天齊磨刀霍霍蠢蠢欲動。

顧硯書不知道他在禦書房寫出來的那一份往來貿易通商計劃最後是否會被采納。

但顧硯書卻知道,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自家小鹿恐怕都得不到清閑。

若是往來貿易的計劃書沒有通過,自然是不必說了。

這些日子秦戮雖然已經在有意識地從軍營之中提拔得用之人,但依舊沒能選出幾個可以獨挑大梁的。

屆時戰事起,免不得需要秦戮親自掛帥出征。

若是往來貿易的計劃書被采納,依照西戎蠻橫的性子,皇帝必然會派出一個能夠鎮得住場面的人前往。

而放眼整個天齊,除了秦戮,也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做這件事了。

想著,顧硯書便直接將與西戎有關的事兒告訴了秦戮,也好讓自家小鹿有一個心理準備。

看著秦戮沉思的模樣,顧硯書眉頭微微挑了挑,有些疑惑:

“王爺此前沒有聽到風聲?”

不應該啊。

旁的不說,就說自家小鹿領軍多年,現如今即便是交還了兵符,軍中的將士也會與其互通有無。

西戎點兵的動靜應當不小,邊境若是有所察覺,定然會將此事告知秦戮。

然而顧硯書看自家小鹿此時的神情,卻像是對此事毫不知情。

“還未收到消息。”

秦戮微微搖了搖頭,轉頭看到自家王妃滿臉困惑的模樣,不多時便猜到了其心中的想法,輕輕笑了笑:

“父皇手中還有其他暗線。”

每個國家的君主都會在其他國家埋下探子,這幾乎已經是眾君主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皇帝的消息,定然也是從天齊的探子口中得知的,比軍中的消息快,倒也沒有什麽稀奇的。

聽聞此言,顧硯書的眼中閃過了一絲了然。

提及西戎,顧硯書難免想到了曾經在秦戮的手劄,以及其他書籍上看到的關於西戎的種種描述。

或許是因為文化差異以及地理因素,用華夏古代的話來說,西境可以說是蠻夷之地。

與天齊從小教導學習詩書禮儀不同,西境之人鮮少學文,絕大多數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

故而天齊在面對西境各國時,常常會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無力感。

又因為地理資源相對貧瘠,西境各國時常會因為掠奪資源而產生內戰。

這也造就了西境之人各個驍勇善戰,幾乎都是能夠以一敵十的好手。

再加上光照以及生物差異等原因,西境的馬匹可以說是天下之最,腳力以及體格都遠遠優於其他國家的馬匹。

這也是西境的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即便是秦戮,也曾經在西境的騎兵手中,吃過不少虧。

想到這些,再想到皇帝提及西戎點兵時的語氣以及表情,顧硯書臉上便難免透出了一兩分擔憂。

秦戮有多了解顧硯書?

顧硯書睫毛一動,秦戮便能將自家王妃心底的想法猜個八.九不離十,現在也同樣如此。

見自家王妃臉上的神色愈來愈難看,秦戮忍不住擡手,捏了一把自家王妃的耳垂:

“別想太多,你不是說,你給父皇寫了一份邊境往來貿易的計劃書嗎?今年這仗,應當打不起來。”

雖然用上了“應當”二字,但顧硯書卻從秦戮的語氣中,聽出了肯定的意思。

心下有些疑惑:

“王爺為何會如此肯定?”

秦戮唇角微微向上揚了揚,不答反問道:

“不若王妃與本王說說,父皇在拿到計劃書後,是什麽反應?”

“父皇的確更加傾向於開通邊境貿易。”

顧硯書想也不想便給出了答案,他本就極其擅長觀察人心,更別說剛剛皇帝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掩飾。

但即便如此,顧硯書也不能確定最終的結果。

因為這天下說是皇帝的天下,但許多事情,特別是關乎國家大勢的決策,其實也並非是皇帝的一言堂,並不是他想要如何,便能如何的。

除了自己的意願外,皇帝需要考慮的事還有許多,譬如利益得失,譬如朝中重臣的看法,再譬如祖制祖規。

天齊向來重農抑商,在水泥路修建完成之前,別說是邊境國與國之間的往來貿易了,就是城與城之間,也不多。

皇帝不也是因為在這些方面有所考量,剛剛才沒有直接作出決定嗎?

然而顧硯書還沒將皇帝的這些顧慮說出口,便聽到了自家小鹿下面的一句話:

“別想太多,能夠避免戰事自然是最好,但若是不能,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是手下敗將,本王三年前能夠打敗他們,三年後也同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