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立儲聖旨可以說是如同沸水掉進了滾油鍋之中, 頓時在朝堂上激起了千層浪。

儲君之位懸空,一直是天齊朝臣們心中的心病,這塊心病, 在大皇子逼宮失敗後,更是愈發嚴重。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 大皇子會做出如此荒唐的舉動, 與皇帝遲遲不肯立儲有著莫大的聯系。

故而在大皇子離京後, 朝中希望皇帝盡快確定儲君的聲音也日益壯大,幾乎到了日日上奏諫言的地步。

即便大臣們嘴上催的緊, 但在不少人心中,都覺得這件事還有地磨,甚至還有不少文臣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誰知道還不等他們放大招, 皇帝就突然下了這樣一道聖旨?

驚訝過後,不少大臣們回過神的第一反應, 便是看向站在隊伍最前方的秦戮——

皇帝下旨立儲了,太子卻不是厲王, 不知厲王會作何反應?

別到最後一怒之下,直接走上大皇子的老路吧?

“父皇英明。”

就在大臣們心中猜測的時候,前方便傳來了秦戮的嗓音, 那連眉頭也沒動一下的淡然模樣, 仿佛早就知道了皇帝的決定似的。

無論厲王心中如何作想, 現在的這番態度,至少表明了在明面上, 厲王不會因為這件事與皇帝撕破臉。

思及此,大臣們心中大定,連忙緊隨其後,向皇帝表明著自己的態度:

“皇上英明, 吾皇萬歲……”

在心中擔心秦戮與皇帝因為儲君之位而撕破臉的大臣恐怕怎麽也不會想到,今日這道立儲的聖旨,其實是秦戮一手促成的。

至於原因?

自然是因為儲君之位的懸空,已經影響到了他與王妃的正常生活。

宮變之事後,朝中倒是平靜了一段時間。

那幾日即便是沒長眼睛的人都能夠看出來,皇帝心情不好。

故而往常們的總是因為一些小事便會針鋒相對的朝臣們,一個個都夾起了尾巴做人。

生怕一不小心,便觸碰到了陛下的雷區。

朝堂上的氛圍,也變得異常的和諧了起來。

然而這樣的和諧,卻只持續到了大皇子離京。

而後,才剛剛安分不久的朝臣們,便因為儲君之事爭論不休。

秦戮因為一早便表明了自己與王妃共進退的態度,反而成為了朝中這番爭吵之中位數不多的局外人。

至於秦戮麾下的將領們?

早就已經在顧硯書費心為他們王爺謀劃的時候,便已經接受了這個厲王妃。

更別提後來溢州出事,顧硯書不遠千裏前往,甚至不顧生命危險也要親自照顧重病中的秦戮,更是讓厲王妃的地位,在眾人心中提高了一大截。

對於自家王爺與王妃共進退的決定,眾人也就很平靜的接受了。

自家王爺沒了希望,對於催促皇帝立儲這件事,自然也就變得興致缺缺了起來。

有道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這場“立儲催促戰”之中,厲王一脈不僅成為了最為悠閑之人,甚至在其他朝臣諫言之時,偶爾還會看戲。

就在秦戮以為這樣平靜而悠閑的日子會一直持續到他與顧硯書離京的時候,偏偏有那麽幾個不長眼的人撞了上來。

也不知是病急亂投醫還是其他緣故,在催促皇帝立儲無果後,竟然有人直接找上了顧硯書,說什麽希望他能夠自請下堂。

問及原因,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原來在部分大臣們眼中,皇帝遲遲不肯立儲,就是因為心中更加屬意厲王,卻又因為厲王妃的緣故有所顧慮。

畢竟一國之君不可無後,一國之母也不能是男子之身。

只要顧硯書能夠主動退出,給皇帝與厲王之間一個台階,所有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這些大臣理所應當的話語差點兒沒給顧硯書氣笑。

只不過還不等他有所反應,這些人便被不知道從哪兒聽到了消息的秦戮趕過來親自收拾了一頓。

即便在與顧硯書成親之後,秦戮的性子溫和了不少,但若真將秦戮惹惱了,那手段也並非常人能夠承受。

也不知道是秦戮將那上門的大臣收拾狠了,達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

還是因為久不出手秦戮再次出手之後,眾人才後知後覺意識到修生養息中的猛虎也依舊是猛虎,並不會變成家貓。

一次之後,倒也沒人再敢湊到顧硯書面前胡說八道了。

對於顧硯書來說,這件事只是生活中的一件插曲,他甚至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若真要顧硯書對此事有什麽想法的話——

“我家王爺沖冠一怒為藍顏的模樣還挺帥氣。”

顧硯書摸著下巴,回想著前些日子自家小鹿黑著一張臉將那幾個大臣趕出王府的模樣,便忍不住低聲笑了出來。

溫清霄看著顧硯書的笑臉,一時間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厲王為了這事兒甚至直接找聖上敲定了七皇子的儲君之位,厲王妃竟然只有一句“我家王爺沖冠一怒為藍顏的模樣還挺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