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回府衙

秦遇中途收到了其他縣令的信件,大致內容是蜂蜜太貴,加工山核桃成本太高。

而且用鹽方面,確實也提高了一部分成本。

椒鹽山核桃只是秦遇因為現代說習慣了,其實用料只有鹽和山核桃【弱弱劃重點】,其余都出在手上功夫。

不過本地不產鹽,的確也是一個問題。他想了想,很快提筆回信,讓貧窮的村子采取原味烘烤,或者薄鹽。

富裕一點的村子,有條件可以制作蜂蜜山核桃,誰都知道蜂蜜是好物,再加上數量少,味道佳,秦遇利用知府身份再去推廣一番,不怕當地豪紳不打開錢袋子。

做買賣是如此,考慮到民生,自然要走平民化,但同樣也要考慮因為目標人群不同,試著走精品化。

豪紳富戶也不是傻子,東西沒有超出市面的好,他們怎麽願意掏錢呢。

刺梨膏也可以走一波。

普通百姓之間的錢財交易只是為了穩定民心,賺錢大頭還是在有錢人身上。

鹽的問題,以秦遇的地位其實很好解決。當地吃鹽靠外運,雖然價格高點,但普通百姓也還能接受。主要是商隊經過郡府,遇上關卡,一層一層剝削,商人求利,為了賺錢,自然要把價加在鹽上。

秦遇想的是,只要商隊經過府城,暫時不收鹽稅,或者降低鹽稅。等捱過這段苦日子,以後百姓生活好了,可以適當把鹽稅加回來。

秦遇當即手書一封,派人傳回府衙,再通過驛站傳到郡守府。

他臉皮厚,再哭一次窮又如何,然後道明來意,主要是郡守是他上峰,秦遇有什麽大動作,總要跟郡守知會一聲。

同時,秦遇也跟朝廷上了折子,提了暫時在府城降低鹽稅的事,捧了一波天子仁德,之前同意免秋稅的事。還把制作好的山核桃仁包裝好,一並送去。

謹慎些總沒錯。

畢竟鹽這個東西,也挺敏感的。

除了給郡守和朝廷的手書,秦遇其他的回信迅速傳去了各處。秦遇深感現在的氛圍很好,他只是一個人,勉強能有一點小聰明罷。他不可能把方方面面考慮周到,跟其他人商量著來,事情才會完美。

而且大家一起出力,付出了心血,才會更加珍惜。

很簡單的一個心理現象,沉沒成本。

秦遇繼續巡視,後面還發現了一種果實,不是吃的,是鄉下百姓拿來洗衣服的,叫油患子。

這東西跟皂角功能類似,但比皂角清潔效果好。

其實本朝是有肥皂的,除了肥皂,還有玻璃。誰讓建立成朝的是一位穿越大佬呢。

現代經常調侃,凡穿越必繞不開肥皂,玻璃,糖。

不過那位大佬打下江山後,後期跟世家大族對抗去了,以及沉迷一丟丟美色,民生方面確實沒怎麽注意。

潯陽府這邊有點偏,只有府城偶爾能看到賣肥皂,小地方壓根沒見過。所以還是用的老方法。

穿越大佬作古多年後,玻璃手藝更是被世家大族壟斷。好像成朝那位開國皇帝只是曇花一現,留下的好東西,也再度蒙塵。

他低估了封建時代,世家大族的力量,也低估了後世子孫對皇權的渴望。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天真的想在保持帝王無上地位的同時,發展社會科技。

這其實是相悖的,百姓清醒,才能從農業過渡工業,而清醒的百姓又怎會甘當牛馬。

看看現代西方就是了。

這其實是私心和公心的較量,易地而處,秦遇也絕對不會比成朝的開國皇帝做的好。

他穿越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很普通的男大學生。若不是胎穿,重頭學習一遭,他哪裏有今日,他從來都認得清自己的斤量。

盡力而為,全力而為,前者是他現階段,後者是他願意為之努力的。

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他敬佩的,卻是他不願意做的。他有母親要奉養,還有妻兒要照顧,他舍不得。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稍微有點小聰明的普通人。他有私心。

秦遇呼出一口氣,今日反省完成。

看到油患子,秦遇把他知道的,最簡單做肥皂的法子告知村民。

這就是實地巡視的好處了,不然秦遇見府城有肥皂,便覺得府城下面地方都有肥皂。

好歹也算日常用品,就是現在不用,以後生活好了,有需要了,知道這麽個法子,也有個出路。

誰會嫌賺錢法子多呢。

秦遇除了近距離看看鄉民的生活,也想聽聽鄉民間可有冤案。小事情,村長,裏正就能做主。大事情才會交由官府。

秦遇便是問此,擔心底下人懶政,惰政。

他不會只聽下面人的片面之詞。

結果是好的,自他上任後,幾次威懾和警告起了作用,府城下的幾個縣令還不錯。

等秦遇把府城下的縣鄉巡視完,重新回到府衙,已經是兩個月後了,這比他預期多花了二十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