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烹飪大賽(第5/6頁)

顧舜華便笑了,想著這性子啊,一看就是倔老頭,倒是能信得過,當下便說了,還是給錢,一個月給五塊錢,就是意思意思。

陸老爺子還是不要,後來陸大隊長勸了勸,這才應了,他心裏感激顧舜華等人救了他命,存著報答的心,自然用心幫著照看,顧舜華見這個,心想這下子放心了。

這樣萬一骨朵兒不在,也不至於缺了人。

清醬肉就這麽慢慢做著,顧舜華便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學業上,也多虧了任競年時不時幫自己補補,幾門功課都能跟得上,現在作業已經能自己順利完成了,磕磕絆絆的,她這電子大學看到了啃下來的希望。

本來她學得挺帶勁的,誰知道那天,在北圖,她無意中翻到一本書,那是一本從西方翻譯的書,叫做《西方管理經濟學》,她看到“管理”這兩個字,覺得和自己的《大慶工業企業管理》好像有點像,便打開看了看。

只是打開後,卻發現裏面講的和自己書中講的,大相徑庭,裏面那些線條坐標,什麽競爭,什麽市場,還有什麽平衡價格,更是讓她茫然。

這完全不是一個世界。

她並沒有多想,便把這本書放下了,根本不是自己要學的內容,和自己的課本差別太大了。

只是那一天,當她重新坐在圖書管裏,低頭看著自己的課本,讀著課本上那句“生產計劃是企業生產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不免有些茫然。

她是勤行的啊,是在飯店工作的,面對的是來飯店吃飯的客人,這些工業生產計劃和她有什麽關系?至於企業計劃,那更和她沒關系啊。

雖然了解一下大慶的生產管理模式也是開闊了視野,可是她有必要付出那麽多心血嗎?

她腦子裏竟然浮現出了那本書中的內容,什麽是平衡價格,由供應和需求共同決定的價格就是平衡價格。

她想起自己之前賣清醬肉,剛開始那麽難賣,也就二十一斤,後來大家都來搶,這不就是需求增多了,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

這不是正好和自己現實中的事情對上了嗎?

這種疑惑留在她心裏,讓她開始茫然了,她甚至覺得讀書並不是那麽帶勁了,因為她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要通過讀書獲取一份學歷,還是想學到真本事,能學以致用的本事。

這個疑問,一直到那天,她過去了任競年他們大學,她和他提起來。

任競年道:“那本書是去年出版的,既然是去年寫的,那就是在去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寫了,這就意味著,寫作者並沒有考慮三中全會之後的局勢變化,這本書應該是已經落伍了,並不符合當前經濟新特點。”

已經落伍了?

這讓顧舜華有些茫然:“既然落伍了,幹嘛還給我們學。”

任競年:“也不是說徹底沒有價值,大慶的工業企業管理經驗還是非常優秀的,我們學了當然有用,只不過那種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並不同,現在改革開放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我們不能指望一本教材給我們引領什麽方向。”

顧舜華:“那怎麽辦?”

任競年學的是計算機,其實對這些也只是偶爾聽聽講座,感興趣,了解一下,但是要說多精通,也不至於。

不過他很快找到了一位間接認識的教授,並把顧舜華這個問題帶到了這位教授面前。

那位教授直接了當地道:“因為那是前幾年編的,是吸取大慶工業管理的經驗寫的,現在改革額開放,形勢變了,和企業管理學科直接相關的,就是要把之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去年曾經參加國家經委考察團,前去日本考察,當時我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我們對企業管理知道的太少了,許多問題從來沒有接觸過,我們要想做好這一塊,就必須改革,就必須了解西方!”

這一番話,聽在顧舜華耳中,也是醍醐灌頂一般,她忙將自己無意中在北圖看到的書告訴了那位教授。

那位教授倒是很贊同:“我給你列一個書單,你沒事可以多看看,那些書北圖應該都有。”

顧舜華聽了,連連點頭,感激不盡。

當下要了清單,毫不猶豫地直奔北圖,一口氣把那些書都給借出來,打算沒事的時候就讀,趁著自己在進修,趕緊學習。

不過這些書自然不是那麽容易讀懂的,讀不懂的,她就跑去找任競年,兩個人一起研究,反正大家都是沒什麽基礎,一起學總比一個人學強。

任競年倒是挺有興趣,便也和她一起琢磨,看那些復雜的經濟推導圖。

看多了,慢慢地就有了感覺,裏面說的一些道理,其實都是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細細琢磨,真是恍然大悟。

也是因為這個,顧舜華開始意識到,哥哥的國棉廠派職工過去國外深造,那確實是有道理的,國外是發達國際,有一些先進經驗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