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胡言亂語,堵住他的嘴)(第2/3頁)

虞寧初冷冷看著他:“你也覺得是……”

宋池突然道:“也好,就做一場法事,僧人你去安排。”

虞寧初的怒火頓時轉移到了他身上。

宋池示意她稍安勿躁,等張管事出去安排了,他才低聲道:“表妹南下是為了探望伯父,做場法事,外人看了便能體會表妹的孝心,若良醫與法事都治不好伯父的病,只能說天意如此,表妹已經盡力了。”

他站在她身邊,目光溫和,一切都是為了她著想。

虞寧初被怒氣激起的沖動便慢慢消散了。

張管事忙完請高僧做法事的事,又來伺候二人了,道:“姑娘與郡王遠道而來,還沒用晌午飯吧?我已叫廚房趕緊做幾道好菜去了,只是還需要點功夫,姑娘、郡王要不要先回房間休息片刻?”

虞寧初想到這一路的暑氣,迫不及待要沐浴更衣,便與宋池告別,帶著杏花回了她的院子。

張管事最近一直都安排下人替她打掃房間,從院子到房間裏面都很幹凈,只是太久沒住過人了,顯得冷冷清清。

虞寧初洗了澡,去了一身的燥氣,靠在藤椅上,杏花坐在後面,輕輕地幫她絞幹長發。

“姑娘,老爺病成這樣,以後可怎麽辦啊?”杏花替主子發愁。

這個問題,虞寧初已經想了一路了,只不過路上不知道虞尚是生是死,所以各種可能她都想了一遍。

宋池的糾纏,也促使虞寧初設想了幾種與他有關的應對之策。

與宋池有過那麽多的親密之舉,虞寧初是不好意思再嫁給別人了,嫁了,藏著秘密她愧疚難受,如果哪天事情暴露,夫家可能會有的反應更是讓人頭疼。

留給她的只有兩條路,要麽嫁給宋池,要麽誰都不嫁。

世道如此,姑娘總是要嫁人的,到了年紀卻不嫁,外人定要質疑這姑娘本身是不是有問題。虞寧初不想背負那樣的流言蜚語,而且她還有關心她的舅舅舅母表哥表妹,親人們肯定不想她孤獨終老,能嫁宋池這個郡王爺,怎麽也不失為一門好婚。

虞尚的病,恰好為虞寧初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

她會帶虞尚回京,對外就說要照顧生病的父親、幼弟幼妹,婚事耽誤兩三年也沒什麽。三年後,如果宋池來提親,她就嫁了,宋池不來,她便一輩子不嫁,傳出去外人只會說她孝順,挑不出其他錯。

收拾好妝容,虞寧初帶著杏花去了正院。

宋池還沒過來,虞寧初讓張管事再細細給她講一遍虞尚落水的經過,此事想來頗有疑點,虞尚自私自利,做什麽都會先保證自己的利益,這麽一個人,去巡視河堤也會與水面保持距離,為何會落水?

張管事嘆道:“今年開春,老爺官升一品,知府大人就把巡視河堤這件事交給了老爺。老爺新上任,自然想要做好差事,從四月開始便早出晚歸了,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岸邊,督促各縣做好迎接夏汛的準備。出事那日的前一晚,老爺好像做了噩夢,早上出門時神情就不太對,後來聽小廝說,老爺巡查堤壩時,突然捂著頭喊頭疼,旁人去扶他他還不讓,掙紮間一腳踩滑,栽了下去。”

“有人說老爺心神疲憊被暑氣所侵,中暑了,也有人說,老爺是被夢魘到了,所以,所以醒了後才會疑神疑鬼。”

而那個害虞尚落水發瘋的鬼,自然是虞尚的第一任夫人沈氏了。

虞寧初不信鬼神之說,便斷定虞尚新官上任急於表現,忙昏頭中暑了。

“父親病了,少爺、二姑娘可還好?”虞寧初轉而問起繼母陳氏所生的雙胞胎兄妹來。

張管事道:“有乳母照看少爺、二姑娘,暫且都還好。”

他心裏想,那對兒兄妹倆也可憐,去年因為三夫人的一番話,老爺休了陳氏,兩個孩子沒了娘。老爺也不是個喜歡管教孩子的,心情好了就問問孩子們的功課,心情不好連著幾日都不去見孩子,導致兄妹倆也不敢哭鬧,唯恐老爺也將他們趕出去。

虞寧初就是沒娘的孩子,能猜到兄妹倆的處境。

她也不想管,可惜她要帶走虞尚,只能將兄妹倆也帶上,好在她不缺銀子,無論虞尚還是兄妹倆,都可以交給下人伺候,不必她親力親為。

“叫他們過來吧,以後我們一起用飯。”虞寧初以長姐的口吻吩咐道。

張管事偷偷瞧了一眼這位大姑娘,心中暗暗吃驚。京城果然是個好地方,大姑娘以前就像虞家的一棵草,無人問津,她自己也沒什麽主意,這才去京城住了一年,再回來已經有了當家嫡女的風範。

他去請了雙胞胎兄妹過來。

兄妹倆都剛剛只有六歲,去年還很調皮嬌氣,此時一個比一個拘束,忐忑地看著許久不見的長姐。

哥哥叫虞揚,長得很像虞尚,眉清目秀。妹妹叫虞菱,杏眼桃腮,更像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