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亡國第一百一十四天(第3/4頁)

得知沈彥之借著自己的名頭做的那些事,大皇子恨不能生啖其血肉,他沒了舌頭,自知爭那龍椅已無望,唯一的念頭就是報復沈彥之。

沈彥之攻打青州還需安元青的助力,為了讓安家和沈彥之的結盟破裂,他讓幕僚將自己的親筆信交到安家手上。

等安家人知曉當初讓抓她們為質的,就是沈彥之,又是一出狗咬狗的好戲。

……

幕僚帶著大皇子的信前去安府,說明來意後,接見他的卻是安家大小姐安若妍。

“家母身體不適,便由我代為接見貴客了。”安若妍笑容溫婉,“不知先生大駕,有何貴幹?”

幕僚連忙作揖:“不敢不敢,在下佩服安將軍一身虎膽,不忍安將軍為奸人所利用,特來報信。”

安若妍臉上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困惑:“先生這話是何意?”

幕僚將大皇子的信遞了過去:“安姑娘且看這信吧。”

安若妍看完,眼中已泛起淚意:“本以為那姓沈的是好意救我安家於水火,原來一開始就是他提的毒計!”

幕僚一看事情成了,心中大喜,忙道:“事態緊急,安姑娘當盡快告知令尊大人才是。”

安若妍眼眶含淚道:“先生所言甚是。”

又遞了銀票過去以做答謝,幕僚想著帶大皇子回汴京一路上少不得使銀錢的地方,佯裝推拒後便收下了,“安姑娘盛情難卻,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安若妍依舊滿臉感激:“先生哪裏話。”

又喚來一名小廝:“你帶我送送先生。”

小廝生得高壯,瞧著是個練家子,幕僚並未多疑,跟著小廝走出房門後,沒多久外邊就傳來一聲慘叫。

片刻後,小廝進屋復命,臉上還沾著幾滴血沫子:“小姐,人已經解決了。”

安若妍慢條斯理“嗯”了一聲,跟方才溫婉乖巧的樣子判若兩人,拿起大皇子的那封信直接在燭台上燒了。

小廝瞳仁微動,問:“小姐不打算將此事告知夫人麽?”

燭火映在安若妍眼中,似野火卷草而燃:“不必,安、陳兩家的崛起全在此舉了,這時候同沈家決裂,又得元氣大傷一次。前楚太子和淮陽王那邊的勢力都已趨於穩定,咱們這時候過去依附,分到的只剩殘羹。先助沈家奪位,日後再將沈家取而代之便是。”

小廝問:“那要不要將大皇子逃一事告訴沈世子?”

安若妍冷笑:“你是要我告訴沈彥之,我安家已知曉他當初設計我父親的事?”

這不是明擺著讓沈彥之設防安家麽?

小廝甩了自己一個耳光:“是鉞奴愚鈍。”

……

秦箏在徐州的這些日子,為了弄清楚承稷為何會那般篤定短時間內會有大量商賈來徐州,去徐州府把歷年來有關徐州征稅的卷宗和在商農業上頒布的法令文書全找了出來,慢慢研究。

歷來宏觀上的經濟起伏都跟相應的政治法令有關,直覺告訴她,從這些枯燥的數據和律令裏能找到答案。

楚承稷見她一頭紮進書海裏就不再起來,直接把修繕《工律》的活兒一並交給了她。

這個時代的《工律》,包含了工匠的種類、管理、服役、征稅、戶籍等,繁瑣冗雜,卻又是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

完善了《工律》,對工匠的管理就可以系統化,軍隊在前線開闊版圖,後方的農業和手工制造業得生產運作起來,才能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供給軍隊。

可憐秦箏上輩子一個工程狗,這輩子不僅沒能擺脫工程狗的命運,還得兩眼昏花地學政法。

楚承稷的傷養了好幾天,傷口總算是在慢慢愈合。

有次秦箏去給他端藥回來,碰上岑道溪前來稟報軍情,她進帳就聽見一句:“……此行兇險,殿下有傷在身,還是另擇虎將領兵為好……”

楚承稷只輕描淡寫說了句:“無礙。”

見秦箏回來,又對岑道溪道:“你下去吧。”

岑道溪走前那一臉憂慮在秦箏腦海裏揮之不去,以至於她看書時老是出神。

楚承稷好幾次瞧見她單手拖著下巴發呆,卷起書筒在她腦門上輕輕敲了一記:“你這書看的,可不專心。”

秦箏回過神,轉頭看他:“你要親自領兵回青州?”

楚承稷說:“軍中謠傳我重傷瀕危,我回去了,才能重振軍心,一鼓作氣擊潰陳軍。”

秦箏知道軍事上自己幫不了什麽忙,可想起他的傷,心中還是不安。

因為他從前就是私改藥方,加強藥性來讓自己身體盡快恢復,秦箏生怕他這次也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悄悄咪咪查起他每日用的藥來。

入口的藥是找軍醫再三確認後她親自煎了端給楚承稷喝的,外敷的藥也是她和軍醫一起盯著藥童磨好後給楚承稷敷上的。

軍醫嘴上不說,卻為秦箏突然這麽關心楚承稷升起一股自豪來,一連幾天兩撇胡子都是往上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