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亡國第一百一十六天……(第2/4頁)

若是讓安元青知曉當初讓自己家眷為質,是沈彥之策劃的,他必忍不了這口氣。

安夫人深知丈夫的秉性,看著痛哭不止的女兒,眼底已是一片絕望:“大皇子會派人來府上遞信,就不會給你父親遞信麽?我早同你說過,聰明是好事,可也別自負聰明,你為何就是聽不進去……”

若能早些知道這些事,便是安元青不願再為沈彥之所用,她們在沈彥之發現這一切之前,尋機會早早地離開了塢城,也比現在為俎下魚肉強。

大皇子除了派人給他們送信,還給安元青也送了信,這委實是安若妍沒能想到的,她哭得不能自已:“母親,我錯了……”

安夫人把頭轉向一邊,兀自垂淚:“是我錯了,我不該教你這些。”

她是世家女,為了替家族拉攏兵權,嫁了一個不解風月的軍中莽漢,安元青性子直,娶了她才磕磕絆絆習完了千字文,更別提吟詩作畫。

他們之間素來沒多少共同話題,安元青敬重她,覺著她才情斐然,女兒出生後,旁的人家都是尋嬤嬤教導女兒女紅禮儀,只有他,早早地給女兒備下墨寶,歡歡喜喜同她說,希望女兒也能跟她一樣讀書識字。

“女兒像你才好。”這是安元青曾經對她說過的話。

卻不知看似溫婉的安夫人,骨子裏有著世家女的驕傲,哪怕為他生兒育女,心中卻仍不喜這個粗鄙的丈夫。她教女兒時,也不止教女兒詩詞歌賦,世家貴女該有的城府和冷漠,她一並教給了女兒。

這一刻,安夫人心中突然升起幾分悔意。

安元青不是她中意的丈夫的模樣,卻也護了她半輩子。

……

孟郡。

楚承稷原本讓安元青率永州軍攻打邑城,安元青將楚承稷的作戰計劃告知沈彥之後,奉命前來攻打孟郡。

孟郡作為江淮一帶的糧倉,城防本就堅固,城內駐軍三萬,連青州被圍,都沒派出一兵一卒前去援助。安元青的兩萬永州軍過來,無疑是踢到了鐵板。

他先前在楚營,雖見林堯得楚承稷重用,但聽聞他是山賊出身,又年歲尚淺,也沒什麽出名的戰績,並未將其放在眼裏。

在孟郡城門下方叫陣,同林堯交過幾次手後,安元青才意識到自己這次不僅是踢到了鐵板,還赤腳踩中了鐵板上的鐵釘子。

強攻的話強攻不下,叫陣了對方出戰他們又打不贏,只能把城圍了幹耗著。

關鍵是林堯還嘴欠,每天一上城樓督戰,就能罵他大半個時辰不帶喘氣的。

“安元青你個龜孫王八犢子!李家那薄情寡義的無道小人,有什麽值得你效忠的?虧得你當日前來投誠,殿下還讓火頭營燉了醬肘子款待你!”

“軍營裏吃的豬肉,都是將士們搭豬圈自個兒養的!你吃了你不心虛嗎?”

“還有那米,也是太子妃娘娘帶著將士們開墾田地種出來的!你個殺千刀的白眼狼,詐降就詐降,還白吃了這麽久將士們種出來的糧食!你良心喂狗了啊?”

“李信那兩個狗兒子,一個比一個不是東西,他那大兒子,為了給自己開脫,把兵敗之責全推到了他嶽丈韓將軍身上,怕受牽連,還喪盡天良地休了他發妻。韓將軍是他嶽丈他都能做到這份上,你為這樣的畜生效力,不怕步韓將軍的後塵?”

……

被罵了幾天,後來只要林堯一站到城樓上開嗓罵人,安元青就在軍帳裏默默用棉塞把耳朵塞住。

他先前只知道楚營裏有兩個文臣不能惹——秦簡和岑道溪,這兩文化人懟起人來,祖宗十八代的骨灰都會被禮貌地請出來溜一遍。

現在他名單上多了一個不能惹的人,安元青想不通,作為一個武將,林堯罵起人來這嘴皮子怎麽這麽利索?

比起別處硝煙彌漫,孟郡唯一有戰火跡象的,大概就是林堯每日在城樓上叉腰罵陣。

兩方將士都覺著迷惑,素來是圍城的一方叫陣開罵,怎麽到他們這兒全然反過來了。

倒也不是安元青怯戰,他心知自己手上這兩萬人馬攻不下孟郡,與其雙方拼個你死我活,損兵折將,還不如只圍著孟郡,等沈彥之那邊打下青州,哪怕他沒拿下孟郡糧倉,但沒讓孟郡出兵前去青州支援,那也算無功無過了。

這樣詭異的平和局面,在安家小廝找來孟郡時,被徹底打破。

得知沈彥之抓了自己妻小老母,安元青暴跳如雷:“我一直按他沈彥之的計劃,圍困孟郡,他何故為難我妻小老母?”

鉞奴驚疑:“邑城糧倉不是您燒的?”

安元青急得在軍帳內來回踱步:“我一開始發兵就直指孟郡,哪裏去過邑城!”

說到此處,安元青好歹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哪還不清楚他這是著了前楚太子的道,他兩手重重一搭:“哎!中計了!我這就帶三千精騎趕回塢城,向世子稟明此乃前楚太子的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