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眾所周知,同行是冤家。

有些行當,沒有師承,孤家寡人上去跟別人積年老店搶生意的,不被打死就算是人家老店積德了。

正如那句“商場如戰場”一樣,不殺個你死我活,那是絕對不能善罷甘休的,關鍵是市場只有這麽大,就夠一個饅頭的量,一個饅頭,兩個人分,只有半個,若是一個人全拿,才能吃飽的情況下,哪個會對同行手軟?

這世上,總還沒有白白把性命送給人家的道理。

紀墨從不懷疑秦九陰的技術如何,系統認定的本行業巔峰者,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起碼有一套嚴謹的評判標準,秦九陰有幸成為這個“第一人”,在走陰術上可以說是無可與之爭鋒。

可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夠一眼看到別人技術如何呢?

那些被神棍騙的,難道一開始要找的就是騙自己的神棍嗎?誰不是奔著找高人去的,可這高人怎麽算?

紀墨以前看過一個笑話,大意是這樣的,閻王生病,要找個神醫看病,就派了小鬼去找,小鬼就問,怎麽才能看出哪個是神醫呢?

——普通人不懂醫術,看外表就能看出仙風道骨的就是真神仙了嗎?那長得好看的豈不都是神仙中人?

判官就跟他說,你看哪個大夫身後跟著的鬼魂少,哪個就是神醫。

這理由也簡單,誰治死的人跟誰走,神醫醫術高深,肯定治死的人少,跟著他的鬼魂也少。

小鬼領命,到世上去挑了又挑,老遠看到那一長串鬼魂跟著的大夫,退避三舍,只當是庸醫,最後找到一個身後只有兩個鬼魂的大夫,回去一看,好麽,這才是個庸醫,總共就治了兩個人,兩人都死了,這百分百的致死率,讓人不忍直視。

笑話之中也有道理,便如這走陰術,紀墨第一次見的時候都覺得秦九陰是糊弄人,眼一閉一睜,就說去陰間走了一圈兒,連個信物啥的都沒有,全靠一張嘴說,說了這個說那個,好像都是人家的舊事,足夠取信,可若是真的騙子聰明,也不是不能從一些人口中聽到一二舊事來蒙混過關。

哪怕有系統認證,紀墨也還在懷疑這“走陰”到底走了什麽陰,更不要說那些本來就是普通人的了。

他們更看不到什麽特效音效之類的,能夠篤信不疑自己找的才是真的神婆,才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有一個被騙的過程。

秦九陰能夠在這個小村莊之中安定下來,成為十裏八鄉有名的神婆,全是靠技術嗎?

當然不是,還因為她做了個壟斷生意,把其他的神婆都趕離了這個區域,通過對同行的廝殺,給自己立下威來,讓周圍人都知道,他們這一片兒的人,要找只能找秦九陰。

否則,不是給自己找死,就是給其他的同行找麻煩。

如同行業內的潛規則一樣,像是那種遠地而來的,通常要接對方的生意都要想一想,是不是會惹了同行的敵視,平白惹來一些麻煩。

秦九陰有真技術,不是很怕那些同行找麻煩,或者說只有她找別人麻煩的份兒,早年的時候,她半路出家,不是那麽厲害,接生意的時候便總有人故意來砸他飯碗,一次兩次,直接把秦九陰給惹急了,暗中下手“弄”回去。

紀墨跟村中老人聊天,說起來,才知道這附近的神婆本來有三個的,她們都不是秦九陰那樣厲害的,就是掌握一點兒小偏方,能夠治點兒如招魂之類的玄乎的病,再或者給個生子符之類的,不算是真的沒本事,本事卻也有限。

後來秦九陰來了,這三個神婆,一個死了,一個瘋了,沒兩年也死了,還有一個,直接帶著自家女兒搬了家,如今也不知道在哪裏做生意去了。

老人說起這些的時候,只當是閑聊,還有點兒憶往昔的意思,懷念一下自己年輕時候的見識,重點並不在秦九陰多麽厲害,但言語之中的敬畏,還是表現出來了的。

紀墨聽得,心情有些復雜,這一行,內鬥這麽嚴重的嗎?

迄今為止,紀墨投入的幾個行業之中,差不多都是行業巔峰之時,便是有所競爭,基本上也是趨於良性,或者說技術的沒有幾個心思復雜的,直接害人什麽的,少之又少,最多也就是借刀殺人。

結果到了秦九陰這裏,拐什麽彎兒啊,直接上就行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弄死一個少一個,同行都沒了,生意就都是我的了。

這樣兇殘地殺出了如今的自信和倨傲,在她圈定的這片兒內,不找她看,找別的神婆,可以啊,那邊兒敢接,她這邊兒就敢鬧,不敢說一定把那邊兒的神婆弄死,但壞了事兒是一定的。

誰能不怕這個啊。

找神婆是為了救命,若是因為找錯了神婆而送命,豈不是很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