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以後顯然是不會好的。

因為這件事算是紀墨參與的第一次形式比較隆重的做法,再加上前情都知道,紀墨難免就關注了一下,想要看個完整的結尾。

估摸著符水喝完的時間,紀墨有意打聽了一下,結果楊家人也不知道結尾,中間的時候,匆匆給那男孩兒喝完最後一次符水,他們就找個理由把人送回去了。

半路上,因為某些如驚馬這樣的原因,那特意為了“顯身份”而借來的馬車傾倒了,裏頭的人,那男孩兒自然是撞到頭了,鄉下地方,醫治不便,本來就是要送回去的,只能加緊送回去,方便他們趕緊找大夫,至於之後好不好的,顯然也不能說是楊家的過錯。

那頭,男孩兒的母親正忙著給孩子看病,沒時間來娘家理論是是非非,再者這件事聽上去,似乎也沒什麽不合理的。

是,鄉下地方弄馬車過於奢侈,但聽到娘家人說是為了給自己長臉專門借來的雲雲,沒想到出了意外,駕車技術不純熟,或者馬怕生人,總之,出了這種意外誰都不想的,那麽,能怎麽辦呢?

好心辦壞事的話,對那個好心人該怎樣呢?

這個好心人又是娘家人,該怎樣呢?

估計那婦人哪怕是看到兒子傻了,也只能嘆一聲自家怎麽這麽不走運,最多再罵兩聲娘家虛榮,也不能怎樣了。

出嫁後徹底跟娘家鬧翻的,那是現代才有的劇情,古代,怕是第一個要捶死那媳婦的就是夫家了。

生養她長大的娘家都能鬧翻,還有什麽不能鬧的?難道她跟夫家有什麽更深刻的血緣關系不成?

所以,這種事兒,只能是爛在肚裏,不能追究了。

紀墨不是第一次在古代待了,能夠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但他以為那婦人多少也要到娘家哭兩聲,好歹獲得點兒補償同情之類的,哪裏想到人家根本就沒有來,這事兒就屬於平平常常摔了個跤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她兒子到底好了沒好。

惦記著這事兒的紀墨抓耳撓腮的,恨不得直接去看看真實狀況到底如何。

在秦九陰面前,他還維持著師兄的穩重,並不表現出來這些,香燭也做得似模似樣,很不錯了。

但在安靜面前,他就少了些掩飾,安靜一向不愛說話,動輒就能被當做背景板忽略過去,紀墨一次做著香燭,無意自語:“到底怎樣了,那婦人也不說回娘家說一聲?”

“家醜不可外揚。”

安靜突然出聲,把紀墨嚇了一跳,回頭看她,只才觸到她那營養不良的頭發就收回了視線,“你說什麽?啊,這個啊,你怎麽……”

紀墨有些糾結,安靜突然跟他搭話真的是從未有過的,而且說得這麽老成,誰教她的?

見他這樣,安靜以為他不信,又說:“她還等著她家孩子長大娶老婆呐,怎麽會到處亂說自家孩子是個傻子,跟娘家也未必會說實話的,以為娘家不知道呐。”

“你怎麽知道這些?”

紀墨意外,安靜自來到秦九陰這裏,基本上就是在他們兩個的眼皮子底下,被送來的時候什麽都不會,說話都不利索,道理都不明白,還是秦九陰找了婦人教了教,起碼讓她知道自己換衣服,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工具吃飯,怎麽現在……

倒不是看不得她好,就是這突然“開竅”,活像被穿越了一樣,由不得紀墨不有點兒警覺。

安靜瞥了他一眼,皺紋遍布的臉上沒什麽表情,她這樣的臉,做什麽表情都可能被人嘲諷,為免“醜人多作怪”,她一貫是沒什麽表情的。

“村子裏就有這樣的,我以前聽說過。”

安靜說話不利索不是完全不會說話,父母沒死之前,她也不是真的沒有過過一點兒好日子的,小時候聽說過的東西,可能當時自己都不太在意,可觸景生情,總是能夠在應景的時候想起來一二,比如說楊家這種事兒。

村中這麽些年,外嫁的女人多,外嫁的女人有的嫁得好的,也會提攜自家人,這種提攜算不得“扶弟魔”,是眾人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一樣,如果一個男人嫌棄妻子給娘家多了,肯定不是因為嫌棄給了,而是單純就是嫌棄給多了。

這裏頭是量的問題,而不是給不給的行動問題。

這個道理反過來也是一樣的,男人賺錢幫扶自家弟弟妹妹成家立業什麽的,妻子都不能多說的,如果說了,同樣,也是嫌棄給多了,而不是給了。

現代和古代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由意識形態而引起的類似的事情。

生活環境的艱難,以及對風險的抗壓能力差,讓古人有著很好的“幫扶思想”,不說親戚之間的相幫,就是同鄉同地之人,能幫一把幫一把,好像幫了這一把,就是給自家水土肥了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