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百聞不如一見。

人並不是牙行幫她找到的,而是榮夫人從榮太醫那裏聽說了她的難處,幫忙給推薦了一位,對方曾經教導過榮小姐幾年。

這位女先生娘家姓錢,也曾出身書香門第,所嫁夫家跟榮夫人娘家還有些拐彎抹角的關系,當然這點親戚關系已經遠得可以忽略不計了。

錢氏時運不濟,出嫁後不久娘家雙親就病逝了,失去能給她撐腰的長輩後,沒幾年丈夫也英年早逝,並未給她留下一兒半女,刻薄的公婆直接把她趕出家門,娘家也沒有了她的落腳處,只好帶著還願意跟著自己的奶娘和丫鬟去城外落腳,主仆三人相依為命。

雙親在時給錢氏的嫁妝還算豐厚,只是因為成婚多年無所出,已經被精明刻薄的婆婆找借口盤剝了不少,後來被趕出家門,他們也沒有給她收拾財產的機會,要不是主仆三人還有些成算,將最值錢的細軟和金玉首飾打包帶走,恐怕真就要流落街頭了。

可那些細軟也不夠她們坐吃山空。

主仆三人都是弱勢群體,家裏沒個頂門立戶的男人,長得白皙清秀的錢氏很容易招來地痞流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即便住在外城,她們挑的也是獨門獨戶、環境還不錯的地方,安全的同時,租金也不便宜。

而且住在京城不但柴米油鹽貴,甚至連水都要花錢買,生活成本太高,光進不出也不是長遠之計。

女子又不能像男人那樣出去做工,錢氏跟丫鬟奶娘合計後,便添置了些繡棚等工具,主仆三人每日關在家裏做繡活賺錢。

還好出身書香門第的錢氏和奶娘丫鬟都會刺繡,只要勤勉一些,每月的繡活換了錢,勉強也夠負擔她們自己的開支了。

錢氏偶然一次去賣繡活,剛好被榮夫人撞見,得知其遭遇的榮夫人心中不忍,同時也看重她知書達理、遭遇不幸還能自己立起來的本事,當下聘請錢氏回去給榮小姐當女先生。

榮夫人本就是想關照對方,索性讓錢氏帶著衷心的丫鬟和奶娘住進府裏去,都是女子就好安置多了,這樣一來,錢氏可以省去沒必要的房租支出,二來作為榮小姐的女先生,她孤身一人進府本就該撥個小丫頭伺候起居,這是大戶人家都有的定例。錢氏自己帶丫鬟和奶娘,相當於替榮夫人省下了一份開銷,那省下來的這份開銷就用為丫鬟和奶娘提供吃住來補償吧。

錢氏也不是扭捏的性子,哪怕心知榮夫人是為了關照她,也還是按照對方的建議,當即退了房子,帶著丫鬟奶娘輕裝簡行住進榮府。

這一住就是整整五年。

兩年前,榮小姐定下親事,需要學習的課程從琴棋書畫針線,變成了管家算賬、內宅家務,以及伺候公婆和丈夫、教養兒女等課程。

錢氏自認沒有教這些的能力,便主動向榮夫人請辭出府,把這個職位空出來給能夠勝任的人。

榮夫人心裏很清楚,錢氏離開的原因其實是怕她的存在影響到了女兒的名聲。

若單純只是因為無法勝任再榮小姐出嫁前的教習工作,府裏並不介意養幾個閑人,錢氏一個月才幾兩束脩?就算看在她這些年盡心盡力替她教養女兒的份上,榮夫人也能繼續養著她,也算是做些善事為女兒積福了。

可是錢氏請辭的真正原因,讓榮夫人無法開口挽留。

縱然她不介意錢氏喪父喪母又喪夫的命格,外人包括女兒未來的夫家,卻都只會認為她的女兒已經被這樣命硬的女夫子帶衰了,但凡日後有一些不如意,就要把源頭算在女兒的“衰”命上。

所以這些年,榮夫人從不對任何人提起榮小姐的女夫子,包括娘家父母和兄弟。

而錢氏也十分配合,五年間出府的次數一只手都數得過來,也從來不在榮府的客人面前出現,活得像是透明人。

世人對女子“命格”的在意程度,讓榮夫人不但無法挽留錢氏,想向周圍需要為家中姑娘聘女先生的人家推薦這位好夫子都做不到——要不是丈夫斬釘截鐵表示陸夫人不會在意這種事情,陸夫人也不敢向她推薦錢氏,畢竟那樣一來,錢氏給榮小姐做過幾年先生的秘密就瞞不住了。

這事關女兒以後的人生,由不得榮夫人不謹慎。

再說錢氏從榮府離開的這兩年,帶著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又住回外城定居,照例每日做繡活維持生計。

這期間,榮夫人出於敬重、愧疚和補償等復雜心理,隔三差五讓下人帶著東西去看她們。

送東西補貼家用只是其次,榮夫人主要還是擔心她們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會被人有心人盯上,因此每回都叫人聲勢浩大的帶上吃的穿的用的去探望,叫那些人知道,錢氏背後也是有人關照的。

可錢氏卻從不占便宜,榮夫人派去的人都會帶回來她的回禮,是一些花樣精美、寓意又好的繡品,剛好正在準備嫁妝的榮小姐需要大量繡品,這些回禮十分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