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勇敢(2.28更新)

《看挽燈》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空前的。

開播第一天, 看挽燈三個字便幾乎在所有主流媒體網站上霸了屏。

【看完了,我回去翻出了我十年前的日記,瘋狂翻,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

【真的很好哭,好哭到我感覺到我的淚腺不受我的控制】

【看完這部片子,我想到了短暫的一生中很多不圓滿的事, 這些遺憾反反復復在我腦海中閃回, 我看的還是電影麽?我覺得我看的是我自己的曾經啊, 就好像隔著鏡框,看裏邊泛黃的老照片,照片裏的我我還抱著籃球, 沖著低矮的紅磚墻笑,笑得比誰都傻逼】

這部《看挽燈》延續了陶萄一貫的拍攝風格。

自由、隨心所欲,仿佛一位書法家在宣紙前揮毫潑墨, 看似毫無章法可言,然而最後呈現出來的東西,卻讓人瞠目結舌。

——一鳴驚人而又順理成章。

人們說陶萄再找不到比《帷幄》更好的劇本,可她找到了《看挽燈》。

《帷幄》和《看挽燈》實際上說不上誰好誰壞。

前者是非常精妙的故事, 而後者是一個少年的前半生。

前者是充滿沖撞感和戲劇感的,而後者卻平得像一灘湖水。

可是這湖水稍微皺一皺, 人們的心也跟著糾起來。

第一天放映結束,《看挽燈》的某瓣評分達到了9.4分。

人們對《看挽燈》幾乎一致好評, 且是發自內心的好評。

偶爾會冒出一條“看不懂拍的什麽東西故弄玄虛”的差評,沒過多久發博人的微博便會被攻陷。

這樣的陣勢比起什麽飯圈互掐來得直接得多, 也嚇人得多。

他們不允許《看挽燈》被汙蔑, 就像不允許有人朝他們曾經親身體會的陣痛吐唾沫那樣。

第一天沒搶到票的人忙著搶第二天的票,第二天沒搶到票的忙忙著搶第三天的票。

這部電影被說得越是驚奇, 就越是有人想要挑刺。

然而人們如同下餃子一般沖進了鍋裏一般沖進了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卻早已經忘記了挑刺的初衷。

業內,這部片子竟然沒人敢罵。

看完之後,沒人想到陶萄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年僅十九歲,也沒人想到她不過入行一年半載。

後知後覺,才感受到可怕。

金虎獎沒給陶萄,陶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卻再次讓影壇沸騰了起來。

傅南和學生一起去看了陶萄的這部片子,票是貴賓觀影席的票,傅南的門生送的。

出來的時候,學生低聲告訴傅南:“《看挽燈》今天就在國外的院線上映了,不知道反響怎麽樣。”

傅南沒說話,拄著拐杖往前走。

青年小步跟了上去,上了車,傅南將拐杖倚在一旁,閉目養神。

青年想著陶萄電影裏的某些畫面,由衷的覺得震撼。

而讓他更為驚訝的,大概是陶萄在電影當中呈現出來的風格。

虛幻的、飄逸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卻在其他的電影裏體會不到的感覺。

青年學過電影史,當然也知道,那些無法歸納的風格,復雜的、一句話說不清楚的、但是卻讓人挑剔不出來的氣和勢,是只有影史上寥寥可數的一些天才,在初露頭角的時候才能在自己的影片中給人的體會。

而那幾個叫得出名字的人,成為了如今所有學習電影的人都繞不開的一座大山。

青年的思緒飄得有些遠。

窗戶開著透氣,風有些大,傅南說了一句話,青年沒聽清。

*

之所以延期兩個月上映的原因不言而喻。

這是陶萄第一次將自己的片子輸送到海外去放映。

她找了她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文字翻譯,將片子翻譯成了世界上幾大通用語言版本。

在投放出去的時候,陶萄並未感到過多的忐忑。

這一段時間,中國新上映的片子很少。

陶萄把與國外院線交恰的事件交給了陳鐵林去辦。

陳鐵林做這種事情得心應手,他很快告訴陶萄,片子在上傳到國際院線網站,不過一周的時間,所有的版本都全部被通過了。

國際院線網站的評分總分只有5分,而《看挽燈》好幾個譯版的評分都超過了4.6分,最高分甚至達到了4.8分。

由於和《看挽燈》同一档期的華語片當中,只有一部三俗道辣眼睛的粗制濫造的恐怖片,雖然很多國外的影院並不喜歡華人的電影,但是由於有空档,《看挽燈》的評分又高得嚇人,第一天上映的時候,世界各地很多沒有排滿片的影院,便抱著試試的心態,上映了這個名為TAO的名字古怪的導演的片子。

事實證明,世界上的人們,對於鏡頭和情緒的感知力是相通的。

不論看這部片子的人是黃種人、白種人,還是黑種人,少年周景都能讓他們潸然淚下。

就像什麽也不懂的桑桑也看哭了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