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命運的苦果(3.1更新)

因為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 所以陶萄只相信自己。

所以她的多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讓《看挽燈》走入了國際市場。

陶萄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她經歷了一次金虎獎的“評判”, 她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她要告訴金虎獎,以及金虎獎背後的人,它們沒資格評定她。

對於電影本身, 陶萄自認為挑不出毛病。

她所一直秉持著的一個想法是, 能打動她的東西, 她拍出來的順眼的東西,人們一定會為此共情。

這個世界上,有的東西是共通的。

就好像她看很多國外的作品, 同樣會忍不住淚眼婆娑一樣。

周景屬於華國,但不僅限於華國。

周景所走的路是一個人成為人的必經之路。

人們都會為此痛苦、感懷。

正是人們的這些共同的情感感知力,使得民族的東西成為了世界的東西。

*

陶萄在華國的票房稱得上大獲全勝。

而在海外的反饋, 雖然來得慢一些,但也收獲喜人。

世界各地的人,通過這一部片子,認識到在華國有一個叫做TAO的導演。

看過的人對此印象深刻, 並且贊不絕口。

而在華國國內,人們在某豆上對《看挽燈》的評分人數越來越多, 但是評分卻沒有往下降,一直保持在9.5分。

對於這挑剔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高高在上的網民們, 能夠給一部新導演的新片子打這麽高的分,實屬神奇。

震撼一波接著一波。

人們尚且在《看挽燈》的余韻裏, 回顧自己或短暫或漫長的前半生時, 《木溪村》上映了。

前後間隔正好一個月的時間。

陶萄在8.15那天,久違地再次發了一條微博。

【《木溪村》已上映。】

很多人因為幾部片子愛上了陶萄這個人。所以她這條微博一發出去, 很多人為此打開了電視,將頻道調到了京都電視台電影頻道或者g省電視台。

晚上八點,在人們的翹首以盼中,《木溪村》正式播放了。

而遠在木溪村的桑桑等人,也乖乖地守在了電視機前。

這是非常寧靜的兩個小時。

桑桑和其他孩子們看得入了迷。

而華國千千萬萬守在電視機前的影迷也看得入了迷。

木溪村是一部紀錄片,陶萄在村子裏遊玩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玩,她身上總是帶著攝影機的。

她的鏡頭記錄了措姆湖,記錄了跛腳爺爺,記錄了山裏空曠而悠遠的風聲,也記錄了村子石台上曬著的小魚幹,奶奶們的花衣裳。

那些很漂亮的景致並不顯得過分堆砌,更沒有要用某種濾鏡讓他們變得文藝十足。

陶萄並未這樣做,她的鏡頭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所以那美麗的湖水也好,升空的壯觀的湖鳥也好,還有村子裏人們坐在椅子上曬太陽或者曬谷子的畫面也好,一切都融合成了一副很完美的畫卷,畫卷輕輕舒展開來,每一處都恰到好處的和諧。

畫面的最後,桑桑看到了自己和哥哥的背影,他們站在河邊,仰著頭,看漫天的長明燈。

長明燈緩緩升空,畫面也漸漸由深藍變為黑色。

女孩的聲音帶著幾分清冷,可更多的是明朗。

她的聲音同屏幕上出現的字句同步。

——“那一段時間,我的思緒總是像湖水一般停滯。”

——“那些過去的日子,就像被飛馳的箭射中的遊魚,被草葉阻礙住的風。”

——“往回看的時候,我才想,魚是魚,風是風,水也是水,就像生活即是生活本身。”

——“我會銘記,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在華國西北再西北處,有一個地方,叫做木溪村。”

——“謹以此片,獻給帶給我諸多感懷的木溪村。”

她怎麽總是這麽會打動人。有人忍不住想。

難怪在內網的評分上,這部紀錄片都能達到9.2分。

看完《看挽燈》之後,再看這部紀錄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可是二者之間有某些線條隱約連在了一起。

《看挽燈》是周景的陣痛和救贖,而《木溪村》獨屬於陶萄一人。

她在那裏看到了生活,窺見了山後的天光。

*

《木溪村》一經播出,反響再次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

木溪村的自然、美好,深深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很多人想到木溪村去看一看,看那裏的措姆湖是否同陶萄鏡頭下一樣藍,看那裏的跛腳爺爺是否還守著他的小湖,看那千燈之下寬闊的河流是什麽樣子,看那裏的景色是否真的如同夢一般美好。

可人們又擔心,旅遊業的發展,會破壞木溪村原本的安詳。

那裏美好,正是因為那裏與世隔絕。

就在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時候,g省的文旅局發布了一項公告。

——木溪村及其周邊地帶,已被劃入重點保護區的行列,不會對外開放旅遊,但是為了保障當地人民的生活,政府會重點關注當地的教育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