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大好處,商會震驚,朝堂之爭,激烈無比(第2/7頁)

“賢弟,你就莫要拿哥哥開玩笑了,我?就我這樣,一品?這朝中那個臣子,不是熬了幾十年,個個都是有才華有能力者。”

“再說了,從古至今,買官賣官都是殺頭的大罪,你這……”

張如會有些苦笑道,不是別的意思,買官賣官這本身就是殺頭的罪,即便是許清宵手段通天。

讓自己當個十品官員,九品官員,他相信有這個能力。

可說讓自己一品?六部尚書不得砍死自己?

“非也!”

“賢兄,你聽我說。”

“如今陛下有意,開辟一條全新的官路,這條官路,並不是針對文武百官,就是針對天下商會。”

“也就是說,官商之路,換句話來說,以後商人也可以成為官員,不過沒有任何實權,只給予身份和地位。”

“當然還有三個好處。”

許清宵丟出重磅消息,讓張如會整個人不由站起身來了。

“官商之路?陛下竟然有這個想法?”

張如會是真的沒有想到,如今不管是大魏還是其他國家,商人的地位普遍很低,尤其是大商人。

雖然說花錢的時候,別人敬仰你,崇拜你,可實際上呢?背過身以後,人家一個個罵你。

而且商人永遠就不是一個好的詞匯,只要牽扯官員,就是官商勾結,那個官員被查了,百姓鼓掌,那個商人被抄家了。

百姓們都極為開心,普遍的仇富心理,而商人想要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只有通過一些其他法子,最直接的就是砸錢。

購買各種土地,然後搭建一些奇觀,用來彰顯自己的財力。

可說到底,還是沒有信服力,也無法真正得到別人的認可。

如果陛下真的開辟了一條官商之路,那就不一樣了。

畢竟有了朝廷在背後撐腰,誰還敢說什麽?誰又能說什麽?

許清宵看張如會如此激動,倒也沒有拖延,而是繼續丟出一個又一個消息。

“不止如此,這三個好處也非常不錯。”

“第一,加入官商的商人,以後大魏各鄉各鎮各縣各府各郡,甚至是京都的官家生意,全部優先給予官商,無非是競價罷了,但絕對不會讓其他商人來做。”

許清宵說出第一個好處。

想要真正讓天下商人跳進這個坑,就必須要在這個坑裏面放誘餌,而這個誘餌絕對不能是假大空的東西。

商人的本質是什麽?是逐利啊,你就拿點徒有虛名的東西來糊弄他們?他們會信嗎?抱歉,可能會有人加入,但想要讓五成以上的商人加入,幾乎不可能。

如果只是兩三成商人加入進來,那這個項目就沒有什麽意義了,至少得五成以上,到時候一些大商想要獨善其身都不可能了。

你獨善其身對吧?行,反正天下商人有一半是聽我的,我直接排擠你們,讓你們做不成生意,你爽不爽?

不加入,就是慢性死亡。

加入,無非是受制於人。

相信這些商人自己心中更明白,所以許清宵丟出誘餌,這第一個就是官方競標,大魏王朝有多少生意可以做?官家的生意絕對是頭一號。

這麽大的一塊肥肉,許清宵還真不相信沒人想吃。

這不,張如會聽到第一個好處,就已經露出驚愕之色了。

“優先競價?”

張如會咽了口唾沫,大魏有很多生意,比如說土地買賣,說實話就要看關系,你想要將自己的商業版圖擴到整個大魏,你做不到,不是你沒有財力,也不是你沒有魄力,而是你沒有當地的關系。

可許清宵這個競價就不一樣了,哪怕多花點錢,最起碼生意自己做了,比如說桃花庵這個產業,想在其他地方開,哪怕是虧錢也沒關系。

為什麽?因為打響了名氣啊,別人知道了桃花庵,更想要來京都看看真正的桃花庵有多好,如此一來,這裏的生意就好了,並且價格可以再往上調一下,最終結果是既有了名氣,又賺了銀兩。

可如果你沒有當地的關系,你就算想開店也沒用啊,所以許清宵這個競價,對他們商人來說,既省事又有好處,當真是聰明,聰明啊。

許清宵看著張如會這般,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說出第二個好處。

“第二,但凡官商一脈直系後人,入大魏各大書院,都優先錄取。”

許清宵拋出第二個好處。

這個好處簡單點來說就是,高考加分。

天下人無論是權貴還是普通百姓,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想要真正的出人頭地,就必須要讀書。

百姓們寧可吃糟糠,也要省錢將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學,為的是什麽?為的不就是自己孩子成為讀書人嗎?

一旦成為了讀書人,就算是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