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第2/3頁)

只是顧元科不免替他可惜,如今邵禎對他的印象已成,怕是再難更改了。

既然主人已經到了,那麽詩會也即將開始了。

但在此之前,顧元科忽然又笑道:“今日,我還有一個遠親要來,他是過來見見世面的,他姓鄭,字子期。”

說完,顧元科便看向長亭那邊道:“子期,出來吧。”

眾人紛紛看去,只見果然來了一個錦衣青年,雖然看著面生,但氣勢不凡,想來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而謝舒注意到,那青年走到顧元科身邊的時候,顧元科下意識地讓出一小步來。

緊接著顧元科便開口讓眾人坐下席面,他作為詩會的東道主,活躍了一下氣氛,便提議道:“今日詩會有賴各位賞臉,眾位都是有才學的人,顧某向來佩服,這次特地準備了上好的酒食,大家隨意便是。只是我剛才忽然想到,和其他詩會那般賽詩倒沒什麽意思,不如想個新規定來。”

這話一出,眾人神色各異。

其實這詩會,許多人都是提前準備好了抄子,有些是自己先前做的,有的卻是雇人作好的,只為在詩會上揚名罷了。

因此聽到顧元科有新規矩來,真正有才學的人尚能淡定自若,其余人就只有幹著急了。

顧元科卻好似未有所覺,仍然笑著道:“不如這樣好了,我們今日便效仿古人,來個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的遊戲,讓酒盞順著溪水留下,若是停在誰的面前,就要由誰賦詩一句,不拘什麽格律聲調,但必須要在三息之內做出來,若是沒有做出,便要罰酒三杯如何?”

聽到這話,許多人又松了口氣,因為顧元科並未規定這詩會的主題,因此他們準備的東西仍然可以用上,於是眾人紛紛叫好起來。

這時那鄭公子忽然開口道:“光作詩沒有彩頭又怎麽行?”

顧元科方才反應過來,卻又露出苦惱之色。

鄭公子則不慌不忙,十分大方地摘下腰間的玉佩道:“罷了,就用我這個吧。”

他這一出手,眾人的目光都忍不住凝聚了上去,只見那玉佩即使隔著遠遠的距離一看,也可以看到那玉色如水,透亮極了,上面還有精致的雕紋,看不清楚到底是什麽形狀。

就連萬天雲見了也不免驚嘆,這鄭公子好大的手筆,這種成色的玉佩當真是少見。

顧元科也笑道:“那等會若是誰能勝出,拔得詩魁,我便做主,將美玉給誰,子期你可不要反悔。”

鄭公子則朗聲一笑,令眾人好感倍增。

大家心頭更是火熱了幾分,先不說這奪得彩頭如何,今日來的可不少金陵才子,若是誰在這樣的場合得了這詩魁,便真是一舉揚名了。

因眾人本就坐在溪邊,因此也不需要挪動位置,由最上遊開始,一個侍女跪坐在溪邊,用酒壺斟上半杯美酒,接著將酒杯至於撈兜中,讓其順流而下。

按照規則,這酒杯停留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吟出一句詩來,所以人人都有些緊張,只顧著看那酒杯停留的位置。

隨著水波流轉,那撈兜伴著花瓣一起往下,第一個停留在坐在前面的王靜面前。

王靜拿起酒杯,略一思索,便吟出一句五言絕句來,有上下兩句,自有意境,不落俗套。

眾人不禁喝彩,開了這個好頭,接下來也簡單了。

侍女又重新拿起一個酒杯倒上一杯酒,從王靜這裏開始,往下遊流去。

如此,一輪過後又周而復始。

一開始眾人都自在有余,畢竟只需要賦詩一句,而不是一首,並不算多有難度的事情,況且大家都提前準備好了東西,倒也人人都能說出一句。

但很快,從第三輪開始,便陸陸續續有人退出遊戲了。

這時,一盞酒杯停留在了徐勝凱的面前,徐勝凱卻苦思冥想,再想不出一句,只好罰飲三杯,不過徐勝凱卻心情尚好,因為剛才萬天雲也退出去了。

接下來,又從徐勝凱這裏開始,這一次酒杯停留在了謝舒的面前。

眾人都朝他望了過去,之前謝舒的運氣一直很好,沒有輪到過他,這次倒是終於該他了。

謝舒並未猶豫,他舉起酒杯後,也賦詩一句。

而在這個時代,詩詞還未誕生多久,科舉考試中,雖有題目需要考詩作一首,但占分不高,因此大家平日裏對詩作下的功夫不多,不像謝舒那般既有閑暇,又有知識儲備,在現代的時候,謝舒對古代的詩詞韻律,曾下過一番功夫。

他說完後,眾人聽了不免叫好,暗道,這謝舒這三年莫不是專門去研究詩詞了吧?當然大部分人依舊認為謝舒一定也是提前作了小抄。

又過了幾輪過後,遊戲中剩下的只有三人了。

分別是王靜、謝舒,還有一個叫崔成的,此人在詩詞上頗有天賦。

到最後,王靜也謙和退出道:“我實在想不出了,謝公子和崔公子才情更高一籌,便看這兩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