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第3/3頁)

聽到王靜所言,大家雖能理解,但仍舊十分驚訝,沒想到連王解元竟然也撐不到最後。

這剩下的兩人,崔成就罷了,他有一個別號叫做“詩魔”,每日作詩如癡如狂的,可這謝舒又是什麽人,他又何德何能?

崔成此時其實心頭也大感訝異,他之前怎麽沒有聽過謝舒的名聲,沒想到金陵竟然不知何時多出一個這樣的人物,若是早知道有他這麽一個人來,他便與他經常討論詩詞了。

而崔成此時也有些站不住了,這三息的時間太短,要想出一句好詩來,實在費神......

就在這時,倒是那鄭公子忽然開口道:“二位再這樣下去,我那玉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給出去,不如重新擬定一題,二位現場賦詩一首,再由大家一起評判如何?”

看到最後的情形和自己預想的不一樣,邵禎心頭是有些不悅的,尤其一人還是謝舒。

不過邵禎倒也想得開,這玉對其他人來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但對邵禎來說,只是拿來打開局面,在眾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若是這玉落到一個自己看好的人手中也不錯,若是不行,也就罷了,他要的效果已經夠了。

但邵禎卻沒有想到,這玉要給一個他現在並不喜的人。

邵禎於是提出了這個方法,其他人自然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越精彩越好,紛紛起哄。

邵禎說完後,便冷眼旁觀著兩人的反應。

只見崔成松了口氣,面上有些喜色顯出,這證明他......剛才力有不及。

而謝舒呢?

臉上竟無一絲黯淡,神色間仍然是清明冷靜,還帶著些許......興致勃勃?

邵禎不免皺眉,心頭多了難言的郁悶,不過邵禎想到之前自己的反應,仍有些惱怒,他不信自己真是看錯了對方。

想到了什麽,邵禎又說道:“當然了,現在規矩變了,到時候奪魁的人還可以向......顧大哥提出一個要求。”

也許邵禎並未察覺這話裏潛在的高高在上,但顧元科怎麽看不出來,邵禎這是有些上頭了。

不過沒辦法,顧元科也只能掩飾過去,樂呵呵地笑幾聲應下再說。

王靜眼中則閃過一絲異樣,也許其他人對顧元科的背景並不會太清楚,但王靜師從大儒,對當朝時政也有所涉及,當然能夠聯想到一些。

這邊已有侍女為兩人捧上筆墨、宣紙,靜待出題。

未免邵禎再露出端倪,這次顧元科直接開口擬定,他想起之前謝舒看向桃花的神情,倒很是不同。

不如再試他一試,看看此人到底心懷何志,是貪圖名利之輩,還是真有才情在胸。

於是顧元科開口道:“你們就以桃花為題,一炷香為限,擬定一首五言絕句如何?”

崔成聞言便渡步出神,這桃花不算刁鉆的題目,不過要想寫的出彩卻不簡單。

桃花的意象有很多,桃花在春日盛開,既意味著風華正茂的年紀,也代表著一種朦朧的美好感覺。

不過桃花開得時間短暫,因此也寄托著惜春傷春之情懷,譬如這流水落花,不可追尋。

而品評一首詩中,詩意為上。

這麽一想,崔成心中很快就有了思路,當下鋪開紙張,開始動筆起來。

另一邊謝舒看向溪邊的垂柳中間夾雜的灼灼桃花,神色忽然有些溫柔。

他落筆揮就的時候,竟同樣寫意風流。

直到他擱下最後一筆,一炷香還未完全燃盡,旁人都忍不住湊了上去。

顧元科也繞道旁邊,看了一眼,這一看,他心中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