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十三

053

“太子之言,也好。列位覺得如何?”

秦王發問,可偌大的正殿,沒有一人率先冒頭吱聲。

剛剛還紛紛擾擾的秦廷瞬間寂靜,讓站在當中的趙維楨突然覺得好笑。

太子安國君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們不想給爵位,給個虛位如何?只是個顧問而已,已經退讓很多。

只是在秦廷之上,沒有所謂的“虛位”設立。

人都在場了,她非要發言,旁人能堵住嘴還是怎樣?若是能發言,便可出言建策,左右國君的抉擇。

沒人出言回應,趙維楨也清楚:反對者們是既不想同意,又覺得總比封爵好。

能把她徹底甩開最好,但現在是不能。她連明晃晃的土地都不要了,就要一個發聲的權力。難道要反駁秦王:哪怕趙維楨是白給秦國做工,也不許國君接受麽。

嘖,貪婪,虛偽。

不止是貴族公卿,也是她自己。

因為趙維楨其實暗搓搓的不太滿意。

準確地來說,不論如何她都不會滿意。

秦王稷肅清了五十余年的朝堂,他的朝中各方勢力已然趨於穩定,提拔趙維楨,僅僅是為了給安國君留一手壓制楚系貴族的方案。

所以在秦王稷眼中,他可以為趙維楨打破規則,但無論如何也不會得到與付出相匹配的獎賞。

想到這兒,趙維楨是既欣慰,又覺得不爽。

欣慰於她總算是跨出第一步了,不爽於她不想要歸不想要,但還要在秦廷擺出女子不稀罕的姿態讓步。

她不在乎封邑、土地這般利益,又不代表著其他女子不在乎。實際上,這些實打實的東西,對於普通人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擺出這般姿態,是一種退讓。

當年趙維楨對著小嬴政侃侃而談,就著歷代秦王的累積功績講唯物史觀,那可是她發自內心認同這個想法。

秦國之所以強大,不會是一個秦王的功勞。

而趙維楨身為獨立個體的影響,放在歷史長河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她不覺得自己有資格代表前人後世所有女子說出剛剛那番話。

但——

她擡頭看向秦王,後者透過旒冕,對著趙維楨緩緩闔眼。

好吧。

趙維楨心領神會。

秦王遞來了機會,不論是怎樣的機會,趙維楨都得握住。

只有跨出第一步,才能有後面的希望。

而在朝中,反對派不說話,支持派則沒那麽多顧及。

陽泉君再次出列:“稟王上,臣覺得太子的提議合情合理。秦國歷來任人唯賢,孟隗夫人既有才能,煩請列位想想,若是僅因她為女子就要求秦國放棄這般才能,豈不是大大的錯過?況且稷下學宮能旁聽,秦廷自然也可旁聽。”

聽到這話,反對派才抓住機會。

剛剛沉默下去的嬴姓公子,又是冷嘲熱諷道:“稷下學宮那種地方,盡是只逞口舌之能,並無實幹之才的虛名之徒。和秦廷比,齊國也配?”

趙維楨真的很想當堂翻白眼。

不過她還是忍住了,只是轉過身,看向那代表發言的嬴姓公子,不鹹不淡地開口:“王上,若是諸位公卿還有得爭吵,可否允許妾先行離開?”

秦王笑道:“孟隗可是不耐了?”

趙維楨:“非為不耐,然而有這時間,能幫工坊打造好幾台水車呢。等公卿們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妾再回來也不遲。”

言下之意即是:我才真正做實事的,也不知道誰在這裏逞口舌之能。

嬴姓公子被趙維楨這話噎了個不輕:“你——”

安國君及時插嘴,接下了趙維楨的話。

“孟隗夫人莫急,今日上朝,就是為了決定此事。”太子道:“開先例之事,本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若是為了挑毛病,總能找出問題來。一來二去,群臣爭議,還不如稷下學宮的辯論有道理。公子既是覺得不妥,就應拿出更合適的法子,而非在此饒舌。”

先被趙維楨撅了一次,又遭太子直言反駁,這位嬴姓公子實在是說不出其他話語來。

而且,討論到現在,但凡是有眼睛的都能看明白,本日上朝,完全是秦王和太子在打配合,這已經是秦王決定的事情,只是當眾走個過場。

秦王又耐心等了一會,見無人出列反對,擡了擡手。

“那就這麽定下吧。”秦王說。

“王上。”

待到此時,剛剛為趙維楨發過言的王龁才再次開口。

“末將覺得,稷下學宮並非朝堂,因而孟隗夫人以田英先生之妻,也可在場。但秦廷之中,若是夫人再以不韋先生之妻的名義在場,名不正言不順啊。”

秦王聞言,故作沉思:“確實如此,將軍覺得如何?”

王龁:“給夫人一個名義就是。”

秦王頷首:“也好。寡人就給孟隗一個論議夫人的位置,作朝堂總結、辨別之職,司掌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