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八十九

089

“將軍打算拿什麽換?”

少年嬴政面無表情一句話落地,偏殿內靜默片刻。

在場的人等心知肚明:倘若國君是在朝堂之上放言,無異於明晃晃的拿春平侯要挾。如今不經上朝,只在偏殿說,也是帶上了幾分刻意刁難的意思。

然而李牧將軍巋然不動。

他展顏一笑,露出兩排白牙來,仍然是不帶懼色、不為觸怒地坦蕩回應:“趙國可拿盟約來換。秦王所求,無非是城池與土地。趙王不會給,但可與秦聯合發兵,去征伐他國。兩國合力,到時候打下來的城池,亦為秦王所有。”

說到此處,李牧的笑容微斂:“若秦趙聯盟,我王願與秦國一同出兵伐魏、燕二國。”

他話沒說完,但嬴政明白了。

“是趙王想伐燕。”他說。

“沒錯。”

李牧頷首:“我王只是不想在伐燕之時與秦國交惡,所以才請牧做說客罷了。難道魏國拿來的地,換不回一位春平侯麽?”

嬴政沒說話。

李牧不等少年國君回應,繼續說道:“秦趙聯盟,於秦有大利。牧大抵知曉秦王現下眼中所看到的,是韓國。”

“哦?”

之前看上去興趣缺缺的嬴政,終於再次以正眼相看。

少年人饒有興趣道:“李牧將軍從何得知?”

“我來鹹陽有幾日,也聽到了不少風聞。”李牧開口回應:“秦相為秦楚聯姻奔波,剛剛歸來,緊接著又送蔡澤回燕為臣,並發兵攻魏,接回春平侯。秦國四面動作,獨獨落下了韓國,牧自然瞧得出秦王目的在韓,其他出使、征伐,無非是穩住局面罷了。”

談論起鹹陽所見,李牧的條例清晰,不急不緩。

即使秦王政全程無表情、不現情緒,李牧也不曾展現出半點畏懼與忐忑。

“既要伐韓,牧以為秦王可同趙國一同發兵,先行征魏。趙國南下,同時秦國東進,趁魏自顧不暇時攻占卷城以及周遭土地。如此占據邊關要城,毗鄰韓國邊境,可做攻韓的中轉之地。”

李牧胸有成竹道:“屆時,秦國南可攻韓,東可伐魏,牧想不通秦王有什麽拒絕出兵的道理。”

嬴政確實沒有拒絕的道理。

本來定下的,就是要與趙聯盟,穩住趙國。如此出言,也不過是想試探試探趙國的目的。

眼下嬴政試探出來了:趙王想打燕國,所以基於同樣的理由,不想秦國幫燕國。

那麽再出兵伐魏也不是什麽難事。

“李牧將軍好一雙慧眼。”

嬴政由衷稱贊道:“將軍高瞻遠矚,寡人敬佩不已。不知趙王許了將軍如何嘉獎,能換將軍如此忠心?”

僅來了鹹陽幾天,就憑明面上的行動摸清了秦王的想法,並且提出聯盟的方式。

不得不說,李牧確實有點東西。

哪個國君見到這樣的聰明人不心動啊?嬴政甚至有些惋惜:當年若是維楨夫人說服他來秦國就好了。

李牧將軍直率地搖了搖頭。

“牧為秦王圖謀,亦為我王圖謀。”他真誠道:“秦、趙先祖本一家,是兄弟盟國,應該的。”

言下之意即是,許了什麽也不會來秦國的,請秦王死心。

嬴政嗤笑出聲:“兄弟盟國。”

他冰冷冷地重復了一遍李牧的用詞,嘲諷之意盡顯。

昔年秦王政在邯鄲為質時過的什麽生活,李牧清楚得很。

回到鹹陽後,過往的事情連母後都不再提了。許多人都以為當年秦王政年幼,不會記得受苦的日子。

許是趙王也是這麽想的。

但嬴政從未忘記。

只是少年國君也沒打算就此為難李牧。他轉頭看向呂不韋與趙維楨。

“仲父、太師覺得呢?”他開口。

呂不韋自然是沒什麽意見。

“於秦、趙有利,便是好事。”呂不韋說:“既要盟約,不韋亦想不通拒絕的理由。”

趙維楨附和道:“本就為盟約,不是更好?”

本來接回春平侯,就是為了還給趙國,尋個借口與趙盟約,順帶在給太子偃找點不自在。

如今還能順路一起伐魏?算是意外驚喜了。

別人不知道未來,可趙維楨知道。

這麽多年過去,趙維楨早就摸清楚了這個時代的情況:她可以提前拿出圖紙,可以力所能及地影響他人的人生軌跡。但人生在世,壽命有限,趙維楨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阻止自然死亡的人身死。

歷史上,趙孝成王就活到公元前245年,也就是明年。

之後趙太子偃即位,恰逢趙國攻魏,趙偃解除了已攻下繁陽的廉頗軍職,命樂乘頂上。

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這下可好,廉頗與樂乘產生嫌隙,老將軍一怒之下幹脆離趙投魏,到大梁投奔魏王去了。

讀書時趙維楨就覺得,趙偃這個人腦子多少有點問題。

那可是廉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