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一三(第2/3頁)

說到這裏,郭開甚至把自己都忽悠住了,越說底氣越足。

“還是我們王上大人有大量,為兩國聯盟不計較,也念在廉頗將軍打了這麽多勝仗,可做功過相抵。”郭開冷哼一聲:“趙王派我入秦,是要我請廉頗老將軍回家!”

魏興故作大吃一驚:“原來之前夫人說來秦接廉頗將軍的使者是郎君你啊!”

郭開一怔,而後憤憤道:“你早知道了,還威脅我?”

魏興嘿嘿笑了幾聲,他鞠著笑意討好道:“郎君大人有大量,既是如此,不如我送郎君一程?反正老將軍人在夏陽,是我家夫人的封地,也就是商隊來往時多派輛馬車而已。”

郭開:“……”

魏興:“郎君可是不願去?”

他見郭開不言不語,當即心下了然。魏興搖了搖頭,誇張地一聲嘆息:“明白,換做是我,我也不敢去。我聽夫人說,當年趙、魏二國開戰,正是郎君勸說趙王陣前換將,以樂乘將軍代替廉頗將軍。這事老將軍至今耿耿於懷啊!”

郭開:“…………”

魏興:“老將軍什麽脾性,咱們一清二楚。他見到郎君,一氣之下砍了郎君,也不是沒可能。哎呦,這事可不好辦!”

一番話說得郭開只覺得自己脖頸開始疼。

但他到底是繃住了做人的底線,沒有在魏興面前怕到失控。

郭開清了清嗓子,做出嚴厲狀:“說什麽呢!我不願去,是覺得老將軍年事已高。他這般年紀了,好生養老不是更好?上有王命、下不忍心,我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罷了。”

“也是。”

魏興也不在乎郭開說什麽繼續,繼續嘀咕道:“郎君好膽量!但換做是我,我是肯定不敢去的。不就是轉達王命,請別人過去不就行了麽?趙王倒是明白得快,不過啊,我看當年在邯鄲得罪過老將軍的都要完蛋咯。”

郭開抿緊嘴唇。

魏興一拍腦門:“一說就說多了,我這兒還領了夫人的命令要去拜訪公子非呢,郎君好自為之。”

而後魏興匆忙行禮,與郭開揮別,轉身就往驛館裏跑走。

他人走了,留郭開一人在原地,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這,這管事說的對啊!

別說廉頗一怒之下直接砍了他。就說廉頗回到趙國,重新掌兵,那他豈不是死定了?

不,絕對不行。

郭開猶豫了好幾天,經由魏興這麽一說,心中立刻做出決定:決計不能讓廉頗回趙國!

至於如何回復王命?

事關自己,郭開的腦瓜子轉得飛快。也就是從驛館大門回到住處的功夫,他就已經想出了主意。

一跨進房門,郭開就叫來了自己的貼身侍從,把符節、文書,以及趙王的吩咐悉數轉達過去:“你就說你是使者,派來問候廉頗老將軍的。”

侍從一愣,而後驚訝道:“主人,還真要請廉頗回邯鄲?”

郭開:“你傻啊?去是要去的,不然沒法交代。回去就說廉頗老到無法領兵打仗不就行了麽!快滾,限你五日之內來回!”

…………

……

幾個月後,夏陽城內。

廉頗老將軍捏緊手中的文書,深深吸了口氣。

趙王派使臣來問候廉頗,讓老將軍頓時心生希望——他為趙人,又走得既憋氣也匆忙,自然是希望能有回去的一天。

因而與使臣相見時,老將軍特地設宴款待,展示自己胃口好。而後親自披甲上馬操練一番,說明自己身體仍然結實康健。

使臣與廉頗相談甚歡,可回去之後,就再也沒了消息。

直至邯鄲舊部來的信件給了廉頗答案。

這單薄紙張上的字句簡潔,卻是句句戳心。

“使臣回趙,稟王曰將軍已老,不可堪用。王上念及廉將軍於趙有功,不再追究叛國一事。望將軍在夏陽安生養老。”

什麽叫“將軍已老,不可堪用”?

廉頗看到這八個字,一時間大腦一片空白。

可當他深吸一口氣後,登極明白過來。

當年就是郭開讒言說服趙王換將,如今他明知得罪了自己,又怎會眼睜睜看著趙王接自己回去?

他是得多耿直才能想不通其中關鍵,還對此抱有希望的!

廉頗將軍一氣之下,幹脆把手中紙張丟了出去。

“兩個畜生!”老將軍痛罵道:“趙國定會亡在趙偃這混賬手上!”

“將、將軍……”

老將軍還在罵人,自家老侍人擔憂地走了過來:“將軍,夏陽君來了,特來拜訪你。”

“孟隗來了?”

饒是還在生氣,廉頗也是一怔:“快請她進來。”

老侍人應聲退下。

就他帶趙維楨進門的功夫,廉頗已經迅速恢復了平靜。

同為性情中人,廉頗老將軍的氣性是來得快、走得也快。

不行,他可不能為此糾結。老將軍嘲諷地想:趙國這一鍋粥,若是他事事都氣到上頭,哪兒還能活這麽大年紀,早下去陪平原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