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磨豆(第3/3頁)

而派去襲擊王常後路的校尉也鎩羽而歸,王常軍隊在黃巷坂內拉成了長蛇,被第七彪堵在潼塬東口苦戰,若是能將其截為兩段,定得大勝。

看上去太誘人了,但黃巷坂側翼怪石嶙峋,大船靠不過去,只能以小舟登岸,結果前鋒也遇到了王常所派伏兵,校尉見無機可乘,遂悻悻而退。

竇融忍不住在心裏抱怨:“魏王和景丹籌劃時說得倒是輕巧,什麽漕船運兵,擊其側後,可真正執行起來,哪那麽容易?”

他猜測,還是上回打河東搶灘登陸太順利,讓第五倫產生了“哪一戰都可如此輕松”的錯覺罷!

然而磨豆子,幹磨可不容易,潼塬扛著敵軍猛攻,那狼煙又燃起來,催促竇融加水了。

竇融很是焦慮,他身份特殊,說降將不是降將,說舊部也算不上,原本拉了兩三千敗卒去投靠,還被天殺的越騎營給沖得七零八落,只相當於孤身入夥。

第五倫給了虛銜,封了爵位,又給他管著河東,月余以來,竇融是兢兢業業,比給自己親戚大司空王邑做事還認真,若給他些時日好好治郡,定有成效。

但很快就攤上了這場戰爭,若讓竇融掌握大權獨當一面,雖然他對綠林是屢屢敗績,心裏有些犯怵,但也能做得不差。

麻煩之處就在於,竇融麾下是第五倫留在河東的五千兵卒,真可謂“驕兵悍將”,人均第七彪,哪看得上竇融這晚來的家夥,都不太聽他指揮,用起來很不順手。竇融性柔,殺也不太好殺,只能慢慢軟磨硬泡,可戰爭卻不給他時間。

詔令就是詔令,竇融知道,自己必須執行,景丹和第七彪都是元勛,若是竇融從始至終都沒起到作用,這二人朝第五倫一彈劾,他這河東守,指不定也做到頭了!

於是竇融憤而起身:“景將軍、第七將軍正在率部死戰,狼煙不知燃起賴多少遍!吾等焉能作壁上觀?”

沒錯,竇融需要一位“項羽”站出來,但校尉們經過兩次挫敗,現在是三鼓已竭,面面相覷,都不肯邁出來。

打新軍,眾人都奮勇爭先,今日發覺綠林是根難啃的骨頭,遂起了讓友軍先上的心思——都深得魏王真傳啊!

“只可惜商顏侯鄭統不在此處啊。”竇融如此感慨,想激一激眾人,但對老兵油子們卻全然無用,他們只有第五倫和四位主將才治得住。

“也罷。”

竇融見以自己的威望,也沒法強令第五倫舊部們,遂想了一個兩不得罪的法子。

他讓人取來一些竹簡,挑了根短的寫上“先登”二字,與其余長的混在一起,握於手中,然後叫諸校尉一一來抽。

“抽中短者,便是下次渡河攻擊的前鋒,讓天來定!”

校尉們上前抽了簽,各自看著自己的簽,臉色憂喜不定。

竇融手裏還剩下多出來的一根,是長的,他遂擡起頭:“短簽在誰人手中?”

半天沒人說話,就在那個倒黴蛋要舉起手來時,卻有一人掀開營帳入內,竟是奉命督糧草抵達的河東人,張宗,字諸君!

校尉們是看不上河東籍人士,視為雜牌軍,平日裏監督新軍俘虜在解池挖挖鹽,押送糧草尚可,搶功勞?靠後站!

“竇君,我亦有資格抽簽罷?”張宗卻不吃這一套,他邁步向前,也不容竇融說話,就將他手裏的簡抽過來,長的。

然而,張宗卻當著眾人的面,猛地一掰,將其折為兩段!

“諸君!”

他字就是諸君,也不知是在說別人,還是在說自己。

“何其幸也!”

張宗舉簽哈哈大笑:“短簽,在我這!這場大功,宗就當仁不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