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4頁)

於是,斟酌許久後,蘇丞相道:“皇上,臣以為張太傅諫言確然能加快徹查軍中吃空餉之事的進度。但若要各地駐軍之間不相互包庇,最好便是讓向無利益瓜葛,也無來往的一地駐軍查另一地。可以互相督查,也可循環督查。”

致和帝問:“何為互相督查,何為循環督查?”

蘇丞相解釋道:“譬如讓平安州查西海沿子,西海沿子查平安州,則為互相督查;若是讓兩江守軍查西海沿子,西海沿子查平安州,平安州查北疆,北疆查粵海,粵海查兩江守軍,則為循環督查。”

致和帝聽了,道:“蘇卿將此二法做過詳細計劃,遞個折子上來再討論。”

蘇丞相應是。

而在榮國府賈赦的書房內,賈赦、賈敬、林如海也在討論今日朝會的事。

聽完堂兄和妹夫之言,賈赦沉吟片刻道:“規模如此大的巡邊,若要摸清各地吃空餉的情況,沒有一年半載恐不能完成。這些時日,必有人狗急跳墻,還請敬大哥和妹夫轉告太子,若是看到哪裏出了實缺,切莫爭奪。不但如此,這次巡邊到底如何安排,東宮不宜參與過多。”

這道理賈敬和林如海自然懂得。提出復核軍隊花名冊的是林如海,提出讓各地駐軍互查的是張修,這兩條諫言如今都被采納了。

雖然東宮一系向來只是防守反擊的姿態,但在朝堂上卻占盡優勢。若是這個時候東宮還主導這次巡邊隊伍分配事宜,甚至爭奪空缺出來的實權官職,便過猶不及了,引起致和帝懷疑東宮用心反而不美。

“也不知這次兵部要空幾個職位下來?”賈敬道。

賈敬雖然是前任兵部右侍郎,卻坐了足足五年的冷板凳,因而這個缺空出來之後,很快便由兵部一名員外郎遞補了上來。但這回巡邊,一旦徹查吃空餉的事,兵部勢必要有人對此負責的。而且這個負責人必須是兵部尚書和左侍郎二選一。剛遞補上來的右侍郎還沒這個背鍋的資格。

翻那本譜子仿佛成了賈赦的習慣動作,邊翻看邊用一種漫不經心的口吻道:“下克上並非易事,在兵部此事多半便是牛繼宗擔著了,這算一個。若是西海沿子的花名冊也徹查順利,西海沿子總督也要空下來;除了兵部,再一個便是戶部尚書。至於其他的,亦不好說。”

不管哪個時代,都有一套不能搬上台面但是卻許多人暗中遵守的潛規則。賈赦作為一個穿越者,並不知道這個年代軍中吃空餉的嚴重情況,也不知道致和帝對這種行為的容忍度有多少。但是賈赦知道很少有人能控制自己的貪欲,哪怕是平安州,賈赦只是覺得便是有問題也不嚴重,但都不敢打包票一定沒有這樣的事。

林如海嘆了一口氣:“大內兄的意思是,對平安州亦無把握?那復核花名冊豈非也是一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

賈赦道:“不,這是一場對方讓我們四子的棋局。敬大哥和妹夫都是擅弈之人,可知讓四子是多大的優勢?”

下圍棋的都知道,若是兩人水平接近,別說讓子,便是讓先,後手落子之人也很難贏了。讓四子,在雙方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幾乎是必輸局。

只聽賈赦繼續道:“京營查出再多貓膩也是王子騰的過失;兩江亦是同理,錢益年升任兩江總督不久,便是查出什麽,也都是謝昊堂之罪,這便是兩子了;而西海沿子,南安郡王此次必然落馬,這是第三子。剩下的地方,若是太子一系和硫親王一系損失相同,東宮必領先三子。”

然後賈敬和賈赦一起瞧向林如海。賈赦說的是領先四子,卻只舉了三個例子,這第四子自然是林如海取代戶部尚書周駿譽。

賈敬一拍手道:“赦兄弟言之有理。只是叔父在平安州掙下不世功勛,自叔父回京榮養後,榮國府便未插手平安州之事了。若是譚奇勝也吃了空餉,丟了平安州實權,赦兄弟豈非自損?”

賈赦笑得有些慵懶:“丟了平安州,我出孝之後不拘被封個什麽閑職,難道敬大哥和妹夫不護著我?只要不被人欺到頭上來,我對權勢並無興趣。”

其實賈赦這話是肺腑之言,畢竟穿越後的初衷,賈赦只是想苟命而已。明明自己只是想低調做人,可環境和實力都不允許。

但是賈敬和林如海並不相信這話啊。賈赦現在哪怕在盟友眼裏,也是個心機深沉,陰險毒辣之人。無心權勢?你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不像是無心權勢的人想得出來的啊?醉心權術的人還被你耍得團團轉呢。

看出賈敬和林如海眼中的懷疑,賈赦接著道:“第一,這些年周駿譽一直是戶部尚書;第二,周駿譽自己配合南安郡王吃空餉,深知裏頭的套路;第三,哪怕譚奇勝之前代平安州節度使五年,在司徒硫的眼裏,平安州依然是榮國府的勢力範圍,隸屬於東宮。這等情況下,周駿譽定然將平安州的軍餉卡得極嚴,並不會給平安州吃空餉的機會。所以我雖不敢替平安州打包票,但吃空餉一事上多半是不及別的地方嚴重。除非平安州被人蓄意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