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論道,是一種挑戰◎

松永秀原本對林滿慧印象極好,但現在被蔣弘方這一說激出了真火,臉色變得鐵青,非常鄭重地看著王勇。

“我提出嚴重抗議,不允許你們華國人如此汙辱我們的花道。花道的靜謚之美、永恒之美,你們不理解、欣賞不了,這沒有什麽,但絕對不允許你們說插花作品沒有藝術感!”

王勇一聽,壞了!外商提出嚴重抗議,這要是再鬧大點,豈不是要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他好歹也收了林景嚴一包香煙,便壓低了聲音提點:“你們趕緊派個代表,道個歉,認真點兒啊!”

林景嚴懶得和這些小鬼子爭執,毫無誠意地道了個歉:“不好意思,插花什麽的我不懂,你跟我談靜謚之美那是白瞎。我們這裏賣的是精品蘭花,不是你們要的鮮切花,就不耽誤您三位的時間,請吧……”

他做了個請君離去的姿態,蔣弘方冷哼一聲:“你這是道歉嗎?”

陳泰殷勤地走過來,笑容可掬看著吉野川:“您要的鮮花我們泰坤有不少,請過來看看吧。”

吉野川現在卻沒有了看花的心思,非得給和景這小公司得顏色瞧瞧才甘心,當下便接下臉,對著蔣弘方說了句什麽。

蔣弘方狐假虎威,立馬轉頭看著林景嚴:“吉野先生說了,你們不尊重泥哄國的文化,他非常生氣,要和你論道。”

論道?這是什麽意思?

嗡……守在一旁看熱鬧的人群炸開了鍋。坐而論道,這是古代文人喜歡做的事情,在現在這個講究實幹的時代,都討厭誇誇其談講大道理,不是說“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論道”一詞從小鬼子嘴裏說出來,怎麽就成了個稀罕神聖之物?

松永秀見大家議論紛紛,怕再一次被人誤解,忙認真解釋道:“論道,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習俗。遇到雙方意見不同,往往分列兩席各抒己見,請德高望重之人來做評判,輸的那一方要向勝利者鞠躬道歉,並完成賭約。”

解釋完,他定定地看向林滿慧,眼中意味不明:“我們三人,對你們三人,定下規則來論道,你們敢嗎?”

易和裕和林景嚴同時上前,將林滿慧擋在身後:“劃下道,來吧!”

這小鬼子看林滿慧的眼神礙眼至極,怎麽說呢,也不是色迷迷,就是那種——

站在一盆精品蘭花前雙眼放光,上一秒還在誇贊:“這花真美啊”下一秒手起剪刀落,哢嚓一聲就剪下一枝花來。

林滿慧是誰?易和裕的師父、林景嚴的小妹,和景花卉貿易公司的靈魂人物,水木雙系高階異能者,豈能容他人覬覦!

圍觀群眾都興奮得直搓手,有熱鬧看了。

“小鬼子要和我們十六展區一家花卉公司論道了……”這個消息迅速傳了出去,引來無數人向這裏湧過來。

記者也聞風而動,扛著攝像機、照相機就往十六展區而來。新聞的三要素是什麽?真實性、時效性、新鮮性。

就在眼皮子底下發生的故事,進出口貿易大會上,華國出口商與外商“論道”,妥妥的大新聞。要是報道出去,一定吸人眼球,絕對勁爆!

現在是1982年,距離小鬼子1945年宣布投降只過去37年。當年小鬼子打了敗仗別說一分錢賠償沒有,連句道歉的話都沒。現在機會來了,對方主動劃下道來,那就論,好好論道!讓他們心服口服。

於是乎,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展館都沸騰起來。華國人都支持華國人,自然一邊倒地說——

“泥哄國的人要論什麽?都去幫幫忙、出出主意啊?”

“和景公司的三個年青人不要怕,我們挺你!”

“在我們的地盤還敢叫板?我看小鬼子們是活膩歪了。”

不過,來了三十幾個國家的外商,什麽人都有。泥哄國人基本都認得松永秀,台省人也有不少親近小鬼子的,唱起了對台戲——

“花道可是泥哄國人引以自豪的東西,華國三個小子敢和松永秀論道?怕不是找死吧!”

“松永秀是泥哄國出了名的藝術家、插花大師,正宗的小原流傳人,不僅中西文化貫通,而且極有文采,談吐文雅、知識淵博。要說跟吉野川論道,我還會擔憂,但有松永先生出手,簡直一點懸念都沒有。”

好吧,論道還沒開始,兩方人馬已經吵起來了。

王勇一看這架勢,自己是控制不住場子的,馬上跑去搬救兵,最後由外貿局的領導出面調解,定下論道的時間與地點。

下午兩點,在展館中心舞台搭出個臨時場子,雙方友好會面,坐而論道。為了表示不偏不倚,特地請來幾位公正長者坐鎮,當個裁判。

外貿局領導對易和裕的要求是:不卑不亢、以理服人。

老百姓的呼聲是:罵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