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繼續讀研,還是就業◎

易和新帶著弟弟離開,臨走之前對林景嚴說:“你如果有本事將這六百噸玉米賣出好價錢,請一定告訴我。我不會生氣、也不會嫉妒,我拜你為師。”

林景嚴連連擺手:“收徒我不敢,你可是易家的少爺。”

易和新眼眸低垂,嘆了一口氣:“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得自己有本事。我以為有易家支撐,永遠都可以順風順水,現在麽……我受教了。”

挫折逼人成長,哪怕被林景嚴砍價虧本50%,易和新心中也沒有怨恨。在商言商,爭取利益最大化,正常。如果換個人來,恐怕自己還要剝掉一層皮。

可恨的是自己的兩個合夥人。周武是同學的父親,遇到風險縮到後面,讓自己一人承擔;楊旗是父親介紹的人,看到易家出事急慌慌上前踩一腳,半點誠信都沒有。

自己不帶眼識人,虧本活該。如果沒有林景嚴、易和裕伸手,六百噸玉米大甩賣,得賣到何年何月?不敢想。

易和新的背影清瘦,走起路來有點垂頭喪氣,林景嚴對易和裕說:“你這個弟弟倒也不算蠢,還知道壯士斷腕、及時止損。”

看他們走遠,林滿慧問他:“你有什麽鬼主意?說來聽聽。”

林景嚴甩了甩手中的提貨單,嘻嘻一笑:“走!我們先去看看這六百噸玉米,把保管費給交了。”

三人安排妥帖之後,一起走出展館。

林景嚴剛開出去十二萬的銀行匯票,卻絲毫沒有心疼的感覺。他與易和裕對視一眼,同時伸出手,空中一擊掌,眼中滿是笑意。

“啪!”隨著這一聲脆響,和景花卉貿易公司又多了一項任務。

林景嚴問林滿慧:“港人能一直不吃雞、不吃豬肉?”

林滿慧想了想,若有所思:“也是啊,人不可能一直不沾葷腥。飼料喂養的雞與豬相對便宜,牛、羊肉到底還是貴多了。”

林景嚴:“對呀,既然不可能一直不吃雞肉、豬肉,那養雞場、養豬場就能繼續辦下去,一個城市每天的需求量那麽大,飼料就是個巨大的市場。”

林滿慧看向易和裕:“你也是這樣想的?”

易和裕微微頷首:“易和新被坑了。沒有哪家飼料公司會因為新聞報道發現黴變玉米就永久停產,也不會有一個城市居民永遠不吃雞、不吃肉。眼下只是小小的低谷,扛過去就沒事了。易和新被家中變故嚇得六神無主,這才讓我們鉆了個小空子。”

林滿慧這才明白過來,燦然一笑:“你們的意思是,楊旗看易家被審查,想趁火打劫、故意壓價?不然哪會有六百噸玉米白白放在貨場、大谷海倉拒收的道理?”

易和裕點了點頭。

林景嚴還有點替易和新鳴不平的意思:“一聽就知道易和新被坑了。哪有三人合作做生意,風險全由他一個人擔、利潤三人均分的?楊旗說大谷海倉拒收就拒收?合同的約束力在哪裏?

周武、楊旗、易和新三人合作,那兩個老奸巨滑,易和新完全是新手,風險意識全無。周武卡住貨源、楊旗控制買家,易和新負責運輸。原本是件共贏的事,但三個人不團結,各有算計,不成立公司,不明確風險分擔原則。

周武哄著易和新一個人簽采購合同,楊旗單獨與大谷海倉簽供貨合同。這樣一來,一旦楊旗卡脖子、周武撂挑子,易和新就會死得很慘。他初入市場,心高氣傲,以為有易家撐腰沒人敢害他,現在得個教訓那是活該。”

易和裕點點頭:“只要扛過一周,港城恢復供貨,楊旗肯定會來找易和新,還能趁機壓價。深市的大谷海倉先前從國外進口成本五毛,東北運貨過來只賣他四毛三分錢,這是多大的利潤空間!六百噸玉米光是成本就節約八、九萬塊錢,哪家飼料公司會不搶著買?大谷海倉要是敢不收,我就找羊城海運局,一船運到港市,賣給其他飼料公司,賺得更多。”

林景嚴眼睛一亮:“這個好!直接跳過楊旗,讓他後悔去!”轉念一想,他有些猶豫。

“你確認我們的貨能順利運到港城?現在去深市都得辦邊防證,到港城更是手續復雜。你跟羊城海運局很熟、能辦下許可證來?”

林景嚴有這樣的顧慮很正常。楊旗之所以敢壓貨,就是因為深市還沒有通火車,所有貨物只能先運到羊城,等著走海路或者公路。拿不到航線,貨物運不進深市;進不了深市,港城市場就打不進去。沒有港城市場,玉米根本賣不出高價。

易和裕道:“放心。我了解過,深市港口初建,百廢待興,羊城海運局就盼著多開幾條航線,辦相關許可證根本就不需要找關系。”

兩人越說越痛快,林景嚴攬過易和裕肩膀,親親密密地誇了一句:“好小子,你這腦瓜子真是靈。你要是有港城飼料廠的聯系方式,那我們就幹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