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六百噸玉米◎

易和新跑得一頭一臉的汗,神情惶恐,看到易和裕頓時像見到主心骨一樣。

易和裕眉毛皺起來,低頭看向他抓住自己胳膊的手,沉聲道:“慌什麽,好好說話。”

大哥身上的氣場強大,易和新訕訕地松開手。周武與周敏學站在一旁,面色也有些發白。

周武到底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還算穩得住。他咽了一口口水,將原委慢慢道來。

原來,易和新的玉米生意遇到了大麻煩。

M國大谷集團與深市海倉公司合作建廠,名為大谷海倉公司,專門做飼料生產加工。因為大谷海倉公司剛剛成立,貨源不足,走海運從M國和T國進口,成本每斤玉米五毛。可是從東北進貨,采購成本只需一毛三分錢。

易和新發現這個商機,和深市外貿局一位領導的親戚合作,成為大谷海倉公司玉米供應商,一毛三分錢進貨,四毛三分錢賣出。加上運輸等其他成本,每斤玉米賺大約兩毛八分錢。

先前還是小打小鬧,一車皮、一車皮地運送。一車皮六十噸、利潤三萬三千六百塊,平攤下來易和新賺一萬一千二百塊。

慢慢地膽子大起來,這一回發了狠心,一口氣運來十車皮,六百噸玉米全都到貨,準備送往深市大谷海倉公司,卻被對方拒收!

六百噸啊~這麽多玉米壓在貨場,運輸、采購成本加起來就得十八萬!

林景嚴好奇地問:“什麽原因壓貨?”

易和新現在六神無主,這可是十八萬啊,他焦急地說道:“說是港城那邊報社報道,市面發現黴變玉米飼料,當地人惜命,都不肯再吃雞、豬。大谷海倉那邊的飼料賣不出去,所以拒收我們送來的玉米。”

林景嚴繼續問:“你們沒有與大谷海倉簽合同嗎?”

易和新看一眼周武,周武解釋道:“與我們合作的楊旗與外貿局領導關系好,就是他與大谷海倉談妥價格之後,我們負責發貨。現在出了事,楊旗站在大谷海倉那一邊不肯認帳了。”

易和新賺錢的時候覺得很容易:不過就是拿到特批車皮,一頭有人采購裝車、一頭有人接車收錢,自己躺著就能賺錢。

可是現在風險一來,他才發現問題。這十車皮玉米要是壓在貨場賣不出去,自己前面幾個月不僅白幹,還得貼十幾萬塊錢進去。

他第一時間給家裏打電話,母親不在,父親很不耐煩:“你的生意,自己處理。”說罷,冷冰冰地掛了電話。

他再給爺爺打電話,爺爺的聲音很平靜:“做生意嘛,有賺就會有虧,正常。”

他求爺爺向深市外貿局施壓,易秉松卻變了臉:“你奶奶被公安帶走,因為謀殺;你媽媽也被國安部門帶走,說她是間諜。現在易家正在接受上頭的全面審查,我幫不了你。”

“哢嗒!”電話掛斷,易和新感覺天要塌了。

溫柔可親的媽媽是間諜?這這這……這從何說起?怎麽可能!

數百年傳承,與共和國榮辱與共的易家,竟然會一夜之間變天,要被審查?

那曾經的特權呢?曾經的榮耀呢?就這樣一夜之間化為灰燼麽?

難怪楊旗敢反水,原來是知道易家出了問題,翻臉不認人,無恥!

惶恐不安的易和新完全亂了方寸,根本不知道應該向誰求助。還是周武提醒了一句:“要不,找你大哥想想辦法?”

周武也想跑,但玉米采購的錢還沒有付,他跑不了。現在怎麽辦?只能想辦法讓易和新拿出錢來。

破船還有三千釘呢,易家家大業大,易和新怎麽可能連十八萬塊錢都拿不出來?

雖說機場易和裕對易和新冷言冷語,但血緣關系扯不斷。易和新現在當大哥是救命的稻草,死死抓住不放,再沒有先前的倨傲,一臉的委屈,像一個被欺負的孩子終於見到大人:“大哥,我們家到底是怎麽了?為什麽突然就變成這樣?我好怕。”

易和貴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大哥,爺爺和爸爸都不管我們,我們現在只有你了……求你幫幫我們吧?”

易和裕當然知道原因,錢美華被抓,在審問清楚之前,易家肯定脫不了幹系。他的態度很冷靜:“連家主都幫不了的事,我能做什麽?”

易和新瞪大了眼睛:“大哥,你要見死不救嗎?”

易和裕瞟了他一眼:“你怎麽不罵你爸見死不救?怎麽不罵爺爺見死不救?”

林景嚴在一旁撇了撇嘴:“柿子專撿軟的捏唄。”

易和新跺了跺腳,有些煩躁。他順風順水慣了,哪裏受過這樣的挫折?到底年輕,經歷的事情少,一遇到生意失敗,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止損。

“大哥,你不是在進出口貿易大會上做得不錯嗎?我剛來就聽說你們簽了很多訂單。先借點錢我,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