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頁)

“你呀。”高太後朝他搖搖頭:“陛下是天子,一心掛著這江山社稷,前朝大事,每日耗費無數心血在前朝宮務上,後宮嬪妃們雖各有脾性,但總是能自得其樂,可那綴霞宮那處到底懷著陛下子嗣,陛下應當多關心幾分的。”

聞衍還當是那鐘氏惹出了什麽事的,聞衍便道:“母後不知,兒臣早已交代過楊培,每隔上幾日便會來報綴霞宮之事。”

“叫奴才多盯著點,為何不親自去看上兩回。”高太後不贊成這事事都吩咐奴才宮人,親自去與叫奴才們去卻還是有差別的。

這些男子哪裏懂女子孕時的心緒變換。

不過高太後也只多提上這一句就作罷,天子主意正,便是多費唇舌勸他,也不過是白費功夫,便不再提及這事,反倒是問起來:“按往常,陛下這會該在承明殿裏看折子的,今日怎的有空來永壽宮,莫非是前朝出了什麽事?”

她微微傾身,聞衍忙道:“母後莫要焦急,前朝無事。”

聞衍今日來為的是操持宮宴之事。

“再過幾日便是重午,今日便有大臣上奏,禮部也擬了章程來,往年此事宮中皆有二妃操持,如今宮中皆由徐嬤嬤打點,兒臣憂心只憑徐嬤嬤斷是不夠。”

重午習俗繁雜,持續時日久,往年宮中這等大宴都是由淑、賢二妃共同才操辦完成,如今二妃不在,只余下一個徐嬤嬤,何況徐嬤嬤年邁了些,聞衍怕她顧不過來。

高太後算算日子,卻是沒多少日子了,她問道:“陛下可有章程?莫不是再提一位嬪妃來協助徐嬤嬤不成?”

協助的嬪妃位份自是不能低了的,但如今還剩下的三位高位嬪妃中,禧妃、穆妃、熙妃皆未成接觸過宮務,只怕她們一時貿然上手,反倒會添了麻煩。

聞衍搖搖頭,語氣堅決:“無需再提嬪妃來協理。”

淑賢二妃,良妃之事後,聞衍便不再打算提了嬪妃來管著後宮事務了,宮妃只是宮妃,若把後宮權柄交由她們,反倒多生事端來,叫她們生出了野心。若是中宮,自是另當別論,原就該由中宮發號施令。

“禦前宮人不少,楊培之下還有數位總管,朕想著叫他們暫充徐嬤嬤下邊,領著人奔忙,便要多勞煩徐嬤嬤操持一些了,等重午後,再重歸入禦前來。”

禦前宮人前去幫忙,非是搶權奪勸,如此也不算奪了徐嬤嬤的功勞,等重午後,便又各歸各位了。若是分權給宮妃,這宮勸卻是不好再收回來。

算不得甚大事,高太後倒不反對:“陛下有主意就行,徐嬤嬤如今整日往外跑,她跟著我多年,辦個宴倒是不成問題,這事兒她也熟絡,多給她撥些人倒也足夠了,倒是難為陛下為此事親自跑這一趟了。”

“這是兒臣該做的。”聞衍對伺候在高太後身邊的幾位嬤嬤向來敬重,高太後身邊的貼心人,自是會給幾分恩典。

商議完正事,聞衍又在永壽宮做了兩刻,這才起身告辭。天時尚早,高太後也不好留他,只叫了身邊的嬤嬤送了他出去。

聞衍領著楊培出了永壽宮,正要往前殿去,腦子裏想起高太後勸他應多去綴霞宮坐一坐的事,便轉了身,準備去瞧一瞧再回前殿。

主仆二人從禦花園小路穿過,還未到綴霞宮,便先見了在湖邊鶯鶯笑語的一眾嬪妃們,以禧妃、穆妃、熙妃打頭,領著下邊的嬪、貴人、常在們,像是在湖中遊玩,現在船只停靠在一旁,這些嬪妃站在岸上指指點點的說著話。

聲音入耳,聞衍頓時蹙起了眉心,擡腿加快了步伐。他向來是不喜嘈雜的,尤以後宮女子眾多,但聞衍每次踏入後宮,向來是直朝各宮而去,聽琴逗趣兒,甚少在後宮中多留。

岸邊的嬪妃已經有人見到了他們主仆,紛紛朝他們過來,聞衍只得停了下來,他背著手,等這群嬪妃同他見完禮,沉聲開口:“都起吧。你們都在此處做何?”

以禧妃為首的嬪妃這才起身,禧妃長相端方,尤其愛笑,是宮裏出了名的老好人,只想著萬事都和和氣氣的,聽見問,便笑著回話:“回陛下,是臣妾見近日姐妹們日子多有煩悶,正巧今日溫熱適宜,禦花園裏花也開了不少,便帶著姐妹們出來賞賞花,熙妃妹妹想去湖中遊玩一番,說從湖中看兩旁風景,別有一番風景,便叫人劃船來了。從湖中往兩旁看,卻是風景甚好,熙妃妹妹果真是蕙質蘭心。”

這確實是禧妃能做出來的事,見不得姐妹們不高興,總是歡歡喜喜的充當和事佬,知心人。聞衍朝熙妃看去,熙妃被禧妃誇了一通,柔順溫和的低著頭,頗有些羞怯。這已經不是聞衍第一次從禧妃口中聽見她對別的嬪妃百般誇贊了。

若是換做別的嬪妃,哪會這樣把其她嬪妃給擡出來的,恨不得話裏話外都往自己身上扯,婉轉的誇自己的,便是從前的淑妃薛氏,更是深諳此道,總是不經意的說了她做過的事,她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