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頁)

唯有這禧妃,雖從不像那薛氏一般善解人意,擅長逗趣,也不若廢妃董氏那般端方沉穩,良妃那般故作處處為他,細致妥帖,甚至從未在他面前邀功,只在後宮與嬪妃們和睦相處,為他省下了許多麻煩,但每次誇的擡出來的都是旁人,半點都不怕被別人給分了寵去的。

想到此處,聞衍心裏的略微不耐稍稍緩和下來,面上也柔和了些,目光落在禧妃身上,朝她說道:“倒是辛苦禧妃了。”

禧妃可不敢受,對自己得了誇贊不以為然:“臣妾當不得陛下誇,不過是領著姐妹們出來走走而已,便不是臣妾,姐妹們三三兩兩出來也一樣使得的,像熙妃妹妹、昭嬪妹妹,玉貴人,她們主意可比臣妾多,姐妹們高興也是她們的功勞。”

被禧妃點到的幾位嬪妃婉轉低頭。

聞衍點點頭,他對後宮嬪妃們如何玩樂並不放在心上,只要她們不觸犯下宮規便也隨她們去的,當即就拋下一句:“那你們繼續頑。”便帶著楊培走了。

後宮嬪妃們顏色各異,便猶如那禦花園裏千嬌百媚的花朵,香氣怡人,各有不同,陛下難得來一回後宮,嬪妃們心裏自是高興的,何況禧妃人好,與從前壓在她們頭上的那幾位高位嬪妃不同,那幾位恨不得把陛下把在宮中,生怕被人截胡搶了恩寵的,只有禧妃不止不跟她們搶,反倒還把她們推到陛下面前。

跟那幾位相比,她們自是更喜歡禧妃了。

不過眾位嬪妃也沒料到,陛下竟然說走就走,就把她們留下了。便是笑容滿面的禧妃臉上也僵了一瞬,自覺有些丟了面子,她話都說到這裏了,陛下竟然不曾再說什麽就走了,其她嬪妃該如何看她了?

但很快禧妃臉色就恢復了,她看著陛下遠走的方向,安慰著其她姐妹,就如同平日那邊開解寬慰她們:“沒事,陛下事務繁忙,鮮少有空踏進後宮裏,咱們眾姐妹自是該同心,莫要陛下在前朝為咱們操心的,貴人妹妹如今有孕,陛下自該去看望一二,聽說那綴霞宮外邊的林子裏梨花都開了,等下回本宮叫人去問問綴霞宮,看許不許咱們去賞賞花的。”

穆妃板著臉,“姐姐倒是好脾氣,現在還惦記著跟人家親如姐妹,也不想想人家如今是何等身份,如何受寵的,連咱們姐妹們想去賞花,現在還得看她一個小小的貴人臉色了?宮中可沒有這條規矩的。”

禧妃、穆妃、熙妃,端嬪、昭嬪都是宮中的老人了,跟封宮禁足的良妃都曾是前後入的太子府,後陛下登基,又入宮受了冊封。

禧妃和氣,穆妃古板,向來喜歡拿著宮規教條說事,又常年板著臉不討喜,在宮中恩寵甚少,便越發刻薄了,極易得罪了人去。

後邊嬪位以下的幾位貴人常在們臉色也不好看,她們如今也不過是小小的貴人,甚至位份還不如的,穆妃看不上那綴霞宮的鐘氏,其實與說她們又有何差別?

禧妃臉色一變,拉了穆妃一把,嗔怪兩句:“你瞧你,胡說什麽呢,本宮瞧著妹妹許是被那岸邊的風給吹糊塗了。”

禧妃不止制止了穆妃,還放下身段朝幾位地位嬪妃笑道:“你們莫與她計較,她說話向來是有口無心,不是說諸位妹妹,諸位妹妹瞧在本宮面下,此次便繞了她這回。”

穆妃原本出口就是對著綴霞宮去的,宮妃們也都知道,只是穆妃話難聽,難免叫她們覺得不高興,如今禧妃出來打了圓場,又親自放下身段,宮妃們受寵若驚,哪裏還會再提的。

接著,禧妃又帶著她們在禦花園裏頑過,眾人才見禮告辭,各自回宮,宮妃們目送禧妃幾個先行離去,這才轉身,只心裏對禧妃更是贊譽有加了些。

穆妃脾性不好,在宮中聲名不佳,也就禧妃娘娘大度,不與她計較,相反每回出來還帶著她,若是換做是她們,這般不討喜之人哪裏還會深交,與她打圓場的,這穆妃娘娘這般,不過是仗著禧妃娘娘好說話,看在前後入宮多年的份上罷了。

聞衍帶著楊培,遠遠就見了坐在林子裏的鐘萃,身邊圍著好幾個宮婢,正與她添水端糕,模樣倒是比朕一個天子還悠閑的。

他走進,擡手阻止了身邊宮人行禮,渡到鐘萃身後,只微微低頭,便見她看著書,一臉苦大仇深的模樣。他目光移到書上,只看一眼,便知她如今不過讀到八佾一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此卷講的便是典型的違犯周禮、犯上作亂之事,而聖人極為憤慨,是以說出了是可忍熟不可忍一句。對亂臣賊子,大臣們所繪時,也偶用這季氏做比。

聞衍目光有些疑惑:“這句莫非還有別意不成?為何如此為難?”聞衍心中還有著淡淡的不悅,這鐘氏幼學早已學完,便是讀了論語,也不該才讀到卷三,這麽長的日子才讀了這麽點,可見半點不曾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