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4頁)

此書豁達,十分便於讀,其中涉及到有上百個典故,鐘萃尚且掌握得不夠熟練。聞衍只引用書中所言,提上一句:“溫故而知新。”

鐘萃鄭重的點點頭:“臣妾會好好背熟的。”

論語讀熟,倒背如流後,便可以下場參加童生試,若是再讀過一些四書,便可以下場去院試考一考。聞衍驀然想起前兩日貢院那邊找來的江陵侯府庶三少爺鐘雲輝的案卷呈於禦前,鐘雲輝等世家子弟在京城科舉,存下的案卷在吩咐下去後次日便呈了來。

鐘雲輝過的是院試,案卷上考核的大都是三百千和論語,少有四書上的學問知識,那份案卷聞衍看過,鐘雲輝的根基確實十分紮實,如啟蒙和論語等書中的學問對他來說如同行雲流水,顯然是倒背如流的,他貴在不止能如數的把書中的學問知識寫出來,且還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之處。

到底在書院讀書多年,與這鐘氏相比,雖是同府兄妹,但一位進學多年,有書院先生教導,一位讀書不過才不到兩載,那鐘雲輝在對這些書籍的了解上自是更勝於鐘氏的。他能對這些書上的句子信手捏來,倒背如流,這鐘氏如今只能做到勉強通讀的階段。

想要才高八鬥,出口成章,甚至是七步作詩,以她如今的進學程度,是萬萬到不了的。讀書非一蹴而就的事,便是聞衍身為天子,也沒有任何能叫她進步飛快的法子,學知識是萬萬做不得假的,需要多年才能造就,只有一點點的記下,記住才在心裏不能忘。

聞衍之前還想著等她先把書給讀好,能出口成章再議別的,如今頓覺險些鉆了牛角尖,這讀書做學問非一朝一夕之事,徐嬤嬤昨日特意來前殿面見過天子,想著徐嬤嬤所言,聞衍目光閃了閃,在鐘萃身上看過,定了定,這才開口:“朕知你每日要讀書練字,照顧皇兒,只徐嬤嬤昨日來稟,她年紀到底大了,在宮務上未免有些力不從心,你讀書認字,朕有意叫你協理徐嬤嬤。”

協理宮務,上一個還是良妃,是宮妃們都想爭的。鐘萃卻從來沒有過這等想法,天子既然出口,便是已然已有決斷之意,鐘萃咬了咬嘴兒,連忙推脫:“陛下,臣妾不曾學過管事,宮中娘娘們皆會讀書識字,不如讓娘娘們來?”

聞衍已到後宮太久,前朝還壓著許多奏折在等著,他起了身,緩緩開口:“不必,此事朕與徐嬤嬤已經商議過,往後她每日親自到綴霞宮來教導你一個時辰足以,你先跟著徐嬤嬤學一學,在出手管治。”

要坐上中宮之位,打理宮務便是重中之重,學識與管事缺一不可。多學上一樣,也不過是如今多受些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