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蛾(第2/5頁)

當地一個名門望族的公子死了青梅竹馬的妻子,他對妻子情深意重,之後的一年多過得頹唐喪志。突然之間,不知從哪得到了個人偶,做得十分精致,同死去的妻子一模一樣,瞧起來栩栩如生。公子與人偶同吃同住,竟與妻子活著時一樣,便也漸漸振作了起來。但人偶畢竟是死的,家裏人見他像是走火入魔,偷偷拿走人偶,沒安置好,不小心浸了水,也無人在意,只顧著安撫發狂急躁的公子。過了幾日,屋子裏起了臭味,才發現人偶竟是由一個女子的屍體制成的,且那具屍體的鎖骨處長了枚紅痣,觀其樣貌,是不久前失蹤的妻子的妹妹。公子犯了王法,被送上公堂,判了死罪。但家中在當地很有聲望,本沒有牽扯上這件事,卻也在一年內遇到幾次大災,敗落得連祖宅都賣掉了。後來來了位風水先生,說是公子家的祖宅本來是一處福靈寶地,會長久地庇佑後人,不知怎的,氣運都被人拿走了。

公子用祖宅的氣運與照世明做了交易,換來了妻子模樣的人偶。

照世明對此有一番公正的解釋:“如果他修仙,或是魔族,再不濟,是個皇帝,能拿出更多,那我用靈木,再佐以機關,配上寶石,能做得更逼真些,也不必用人屍做人偶。但他只能給出這麽點,那用人的屍體,是最便宜快捷的法子。”

至於那具屍體,照世明則說是由那位小姐自願奉獻的。

“那位小姐有愛慕之人,對天許願,想讓失去姐姐的姐夫開心起來,無論付出什麽都可以。我偶爾也是會做一些好事的。”

她不會想到,所謂的“開心”,是從用她的屍體制成的人偶上獲得的。

由此可見,希望借由照世明而得償所願的,大多是走投無路,不得不付出所有,換取對方幫助的人。而所得所失都違背常理,所以得不到好結果。

但謝長明還是托他替自己找那只笨鳥。難得的是,對方拒了。

照世明勸道:“萬萬個生靈中,僅憑一張畫像就要找到其中一只不能言語的鳥,說是大海撈針也不為過,一生一世也尋不到的。這等虧本買賣,雇主這樣的有心人能做,在下卻不能。緣因這世道無情。若是有別的生意,但凡在下能做成的,必將替雇主辦妥。”

照世明不是不想做這樁生意。假如謝長明是個普通的凡人,像那個公子,開始想要的是妻子死而復生,最後卻接受了一個不能動的人偶,照世明會虛情假意地勸這位雇主,一只鳥罷了,假的真的又怎麽樣。即便謝長明不同意,照世明也會表面上答應,但不會去找,而是捏一只假鳥。若是有傾慕謝長明的鳥或是什麽別的,再好不過,直接將它們的魂魄塞到容器裏,為雇主奉獻快樂、依賴,再自然而然地死掉。

照世明很擅長,也很喜歡做這些,毀掉存在過的美好,用木頭、機關、血肉、靈魂制造虛偽的假象。

在交易中得到的不夠多,那麽愚弄別人,看到他們的痛苦,也算是附加補償。

可謝長明沒有別的想做的事,他不能從幻象中獲得不真實的快樂,也不會要。而照世明也沒有膽量騙他。

謝長明真的能殺了他,所以只好拒絕。

謝長明想得有片刻出神,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與照世明談生意的時候,他確實沒有想很多,找了太久,沒有結果,傳聞中的報應災禍,也沒太當真。

許先生檢查完最後一張地圖,擡頭看向謝長明:“六個地方,怎麽去?”

意思是,這件事太重要,沒有別人,只有他們倆要去親自探查。

謝長明又仔細看了眼分割成幾塊的地圖,大約估摸了下方向位置,說了幾個近的地方。

許先生有點驚訝地“咦”了一聲,倒不是說他想要偷懶,而是謝長明做事一貫講究速戰速決,遠的地方,都是謝長明去,更快一些。至於許先生,有書院的職責在身,請假麻煩,身體不好,出遠門也不方便。這次卻不一樣。

其實,只是謝長明不想離小長明鳥太遠。

石犀的事,都不想告訴他,出門就更不可能帶他一起去。離得遠了,並不放心,近的幾個地方,去一趟回來一次,腳程趕一些,不用費幾天工夫。

謝長明的衣發都是濕的,手腕上的不動木慢慢地往下滴著水,卻不顯得狼狽,玉樹臨風地立在那裏,他用從容平常的語氣說一些不太理智的話:“不能帶著他,總歸不太放心。”

烘幹衣物的法術雖小,但盛流玉不在的時候,謝長明就不太會注意到這些,還是方才想起小長明鳥,才記起來這回事,轉瞬間衣發上的水都幹了,只是棉袍上還留有些微痕跡。

許先生對此也沒有異議,只是今夜回去後,難免要通宵想個借口,才能在此時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