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舊識 本宮沒有心軟。

飛霜殿偏閣的小廚房內, 食材已經一應備好。

李濟安最愛一道“渾羊歿忽”,實乃一只烤鵝,但為了保證鵝肉肥嫩, 烹制時,遂用羊肉裹包,待羊肉烤熟,裏面的鵝肉也熟了。再配以剔骨的蟹肉細卷、雞絲作澆頭, 便鮮美異常,又比尋常炙烤之物好克化。

難得的是這菜除了費些功夫, 步驟不難, 這些年裏蘇貴妃便也時常擇了此菜奉給禦前。

洗凈的鵝, 空腹的羊,蟹肉細卷、雞絲,各式作料, 皆整齊擱在案上。並不需要她自己提前備下,她也沒有備下的機會。

蘇貴妃立在灶台邊,看了眼,轉入偏閣換了身司膳局提前為她備下的窄袖束腰裙衫,兩條玉藕般的臂膀露出小臂一截,臂上腕間已經退盡釧鐲戒指, 說來自是為了方便烹肴。

她拎著已經腌入味的白鵝,小心地將它塞入羊腹中,目光落在自己半寸長的小指甲上。須臾手心向上瞧了瞧,這指甲倒是可以盛些粉末,可是沒有合蓋啊。

她扯著嘴角笑了笑,這樣的念頭初入宮的幾年常有,後來試了幾回知道沒可能, 便也不再浪費心力。

近些日子,卻又不知為何重新起了這念頭。

她頓了片刻,斂了神思繼續手中的活計。

雖是設在殿中的廚房,然侍奉灶台的宮人並不少,便是除去專門采購、宰殺的外房宮人,光是看火,作料,配菜等人,亦有二三十人。

可謂眾目睽睽。

見證貴妃的賢良淑德,見證帝妃的恩愛和睦。

自然,蘇貴妃更清楚,還有旁的作用。

驀然間,她想起陰蕭若那只鐲子,當真是個好寶貝。

整鵝入腹,抹蜜上架,蘇貴妃坐下身來凈手拭汗,又吩咐宮人將烤好的月團拿上來。

烤炙“渾羊歿忽”需要一個時辰,此間有專門的人看火候翻面。待一個時辰,再次淋澆花蜜時,才再需勞她動手。

而這一個時辰的功夫,她還有旁的事要做。

“娘娘!”安嬤嬤皺紋漸深的雙目掃過案上月團,試著勸道,“今歲今日,便不去了吧。”

“為何不去?”蘇貴妃歇了片刻,起身往偏閣更衣,“這是陛下的旨意,需本宮每年在中秋這日替他看望故人,算是他的一點君恩。”

“京畿失守兩年,不想竟是那些個人最安穩,未受流離之苦。”安嬤嬤拎著食盒感慨道,“又值占了帝都的那人不予理會,倒是讓她們活到了今日,還能再得陛下恩典。”

前往冷宮的甬道上,一主一仆低聲絮叨。

“聽說今歲院裏少了些人?”蘇貴妃側首看了眼嬤嬤手中的食盒。

一年又一年,故人次第凋零。

“國破那日,文德妃和胡昭儀撞柱而亡;後待反賊入宮,潼關戰敗的消息徹底傳遍,據聞崔賢妃闖出冷宮,奪侍衛劍,斬殺敵寇數人,死於亂箭之中。還有溫才人,她同崔賢妃一樣,有兄弟在那七萬精兵裏,奈何重病纏身,得消息後遂引火燒宮以證清白,葬身火海了;至於王昭容和高昭媛,上月病逝了,據說……”

夜色昏沉,長路漫漫。

安嬤嬤眼風左右掃過,聲音低了下去。

“據說收屍的宮人,給她倆合了三次眼,方算合上。”蘇貴妃接過話,兀自言語,尾音裏帶出一點嘲諷的笑意。

人死而眼不閉,是有多少冤屈啊!

“崔賢妃,溫才人,昭容召媛她們的族人都是那場戰役中的將領,都同裴氏司徒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安嬤嬤的聲音愈發低沉,只湊在蘇貴妃身畔小心提醒,“陛下深夜夢魘,可會將當年之事翻案,給她們個慰藉?”

已到冷宮門口,主仆二人頓下腳步。

“怎會?”蘇貴妃望著月色下如同鬼魅般的宮殿,瀟瀟落葉飛卷,說不出的蒼涼落寞。

“夢魘而已,這不讓本宮來送慰藉了嗎?”蘇貴妃拎過食盒,感受著一點極輕的分量。

當年阻在她前面的三妃九嬪,除了如今宮中已經不理世事的徐淑妃,和家族落敗寧淑儀,其他不是瘋便是死,不瘋不死的皆入了這冷宮。

只是這冷宮之中到今日,竟也沒幾個了。

“一點夢魘,同陛下的萬世聖名相比,算得了什麽。”

“翻案,就是要君王承認自己的錯處。他豈會願意!”蘇貴妃攏了攏身上披帛,抵禦漏夜的寒意,想起這幾日李濟安夢魘情狀,絕色面容上嘲諷的笑意愈發濃艷。

宮門打開,冷宮中瘋瘋癲癲的舊日宮嬪便圍上來,向她欠身行禮,歡呼“陛下”。

從她誕下李慕,李慕過完周歲生辰後,最後兩個高位宮嬪被打入冷宮,這二十五年來大郢的後宮便是她一個人的了。

也就是說這冷宮裏,即便是入得最晚的,至今也有二十五年了。

心性強的,如前頭幾位都已辭世,剩下的這些早在歲月蹉跎中失去了心志,早已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曾經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