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2頁)

於私,陸家一族,但凡嫡出,幾乎沒有善終,馬革裹屍,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多少先祖,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一代代延續至今。自陸勤年幼起,他親眼所見,他的叔叔、他的父親、他的祖父,一個個都死在邊關,就連陸勤自己,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都能平安回來。陸家對得起劉皇室,說句大不敬的話,沒有陸家,劉家憑什麽穩坐江山,所以,他們為什麽要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從一開始,他就知道,先帝下嫁永嘉,為的就是奪權。永嘉一旦生下兒子,那就是他的嫡子,是日後的世子,一個親近皇室的世子,一個親近皇室的衛國公,意味著什麽,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陸家族人心知肚明。

他沒辦法保證,沒辦法讓所有人相信,他陸勤的兒子,他會悉心教導,絕不會倒戈皇室,不會出賣陸家,他擔得起陸家軍,所以有了陸致的出生。

他需要一個庶子,和劉皇室沒有血緣關系的庶子,來安祖父的心,來安族人的心。在父親的安排下,母親為他選了七八個身家清白的婢子,他在一眾人裏,選了其貌不揚、最沒有威脅的夏姨娘,她沒有拿得出手的娘家,甚至唯一的親人兄長,是個賭徒,他著人替她那個兄長還了債,然後納了她。

唯一在他安排之外的,大約是庶子成了庶長子。

陸勤捫心自問,他這一輩子,忠君報國,對得起陸家祖宗,對得起大梁百姓,對得起他唯一的妻子,唯獨對夏姨娘母子,始終留有一分愧疚。即便他能保證母子二人衣食無憂,但也只是衣食無憂罷了。

陸則搶走江氏,的確是長子技不如人,但長子仁厚天真至此,卻是他一手造就,他既驕傲於嫡子的出色果敢,又不免對長子更加愧疚。但他再愧疚,也要逼得長子毫無怨言。

難怪當年母親說,他實在偏心過了頭……

陸勤沉默不語,陸則也不作聲,拿過桌上擺著的長鞭,直直跪了下去,雙手捧著長鞭,高舉過頭,定聲道,“請父親責罰。”

陸勤垂下眼,看著直挺挺跪在自己面前的兒子,他實在是最像他的兒子,固執強勢的性格,戰場上無所畏懼的勇猛,他似乎沒有學到他母親的溫和,全然繼承了他的性情。

陸勤沉默了片刻,拿過那條長鞭,丟在桌上,沉聲道,“明日起,刑部散值,便去祠堂。我不著人看管,你自己跪足七晚。”

陸則垂下眼,頷首應,“是。”

“起來吧,此事到此為止。”

陸則起身,父子二人又就蒙古和藩王的情況,討論了片刻,陸則今年雖沒去宣同,但他對宣同各府的事情,也算得上了若指掌,尤其是蒙古各部,這是衛國公府世子必須學的。

說罷蒙古,陸勤提起瓦剌,道,“瓦剌那位大汗,年紀到底大了,身體大不如前,底下幾個兒子,鬥得急赤白臉,怕是太平不了多久了。”

陸則沉吟片刻,“森檀兒子雖多,但真正拿得出手,只有長子額圖斯、六子達瓦齊、十二子阿玉奇、十九子敦多。森檀有意效仿中原,對長子頗為看重,之前來梁的,就是額圖斯。至於六子、十二子、十九子,其母都是瓦剌大族,瓦剌不比中原,雖森檀受中原文化影響,看重長子,但其他幾個兄弟未必服額圖斯。只是,他們若真的鬥起來,對我們不一定是好事。”

陸勤點頭,“不錯,其實誰繼承汗位,對大梁來說,沒有什麽差別,但瓦剌大亂,先前的和親,就成一張廢紙。還有蒙古,蒙古和瓦剌同屬一系,若從中拉攏,也未必毫無用處,瓦剌的渾水,已經夠亂了。此事我會寫折子遞給陛下,建議大梁派使臣去瓦剌,你若進宮,也可提一提此事。”

陸則頷首應下,父子二人又提起京城諸事,正說到興起之時,聽得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

陸勤擡聲叫人進來,“何事?”

嬤嬤是跟著永嘉公主從宮裏出來的,資歷不淺,但對著衛國公,倒是很有些畏懼,不敢造次,恭敬道,“公主道,您難得回來,她想留大爺和世子在明嘉堂用膳,不知國公爺這邊可談好了?”

陸勤點點頭,“大郎方才先走了,你叫個人,去趟明思堂。我們就過去。”

嬤嬤恭敬應下,見陸勤沒什麽吩咐,便退了下去。

嬤嬤一走,陸勤也沒了說話的興致,邊起身邊道,“走吧,別叫你母親久等。”

陸則起身跟上,父子還沒出門,陸勤步子一頓,忽的咳了一聲,“你跪祠堂一事,別叫你母親知曉。還有你媳婦兒,也看著些,別讓她去你母親跟前哭。身為男子,若連妻子都管不住,實在很沒本事。”

陸則掃了眼自家父親高大的背影,倒沒戳穿,只言簡意賅道,“是。”

陸勤若無其事,繼續朝外走,手背在身後,腳下步子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