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章合一(第3/6頁)

王淑梅高興的不得了。

等著進了京城,李一民就說:“咱們先去你公司吧,到了那兒,你幫我借輛自行車,推著東西過去就行,這車和你都不用過去了,太紮眼了。”

何熙詫異地指了指自己。

李一民沖她笑了笑:“現在的大學生,什麽報紙不看,你又那麽有名,我還想大學一鳴驚人呢,有了你襯托,我怎麽驚人人家也不驚訝了。”

何熙是半點辦法沒有,不過這也挺好的,她只能應了:“那你可別求著我去學校給你送東西。”

等著到了二手設備進口公司,何熙就借了公司裏的人的自行車,他們三個人推著去了不遠的人民大學。何熙則直接上班去了。

這會兒林侯勝還在櫻花國,秦野本事了不得,知道何熙需要一條汽車裝配線,一直在幫她尋找。

因為石油危機,櫻花國這兩年大量向美麗國出口汽車,導致美麗國汽車行業備受擠壓。

從去年開始,美麗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櫻花國的整車進口,為了繼續能夠搶占美麗國的巨大市場,所以櫻花國已經掀起了一輪海外建廠的熱潮。

幾乎櫻花國汽車市場上的幾大巨頭都在海外設立了生產基地,不用出口了,也就導致了原本櫻花國內的生產線開始閑置。

按理說,這是何熙購買生產線的好機會,但是櫻花國這邊對於來自夏國的購買並不感冒,或者說,這是一種技術封鎖——在秦野賣給夏國兩套設備後,他們陡然發現,夏國人正在試圖從二手市場入手,突破技術封鎖,自然警惕了起來。

這就導致,秦野找了小半年也沒什麽結果。

最終,何熙跟秦野商量了個對策,何熙在某國注冊了一個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購買,再賣給何熙,這樣就可以繞過他們的封鎖了。

這其實一般的櫻花國人是不答應的,但誰讓秦野是位混血兒呢,他的母親是一名夏國人,對夏國有很深的感情,秦野也願意幫助夏國,這計劃才成行。

最近秦野就發了消息過來說:“有一條裝配線不錯,你們來個人過來瞧瞧,如果可以,就可以定下了。”

林侯勝就被派了出去。

何熙進了屋,就跟孟愛華打了招呼,問了問林侯勝在櫻花國的消息,孟愛華就說:“一切順利,這次帶了兩位二手設備工程師過去,都說裝配線不錯,現在正在談價過程。”

何熙點頭,“那就好。”

只是孟愛華說完了還沒走,而是跟何熙說:“何總,有個人來找您好幾天了。”

何熙挺奇怪的,“是要買設備嗎?跟你們談不就行了嗎?”

“不是,”孟愛華說,“是東北齒輪廠的。”

這不就是付南河說的東北齒輪廠嗎?何熙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什麽找過來,但是涉及到汽車行業,還是說:“什麽事說了嗎?在哪裏,我見見吧。”

孟愛華說:“好像是說托卡集團準備新建變速箱廠,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完全背離了合資的最初目的,如果同意的話,那麽我們是讓出了市場,也得不到技術,所以過來抗議的。他們上午一般在部委,下午都來,你要是有空,下午三點過來,人肯定是在的。”

何熙沒想到,東北齒輪廠居然這麽頂,但這是個好現象,起碼我們不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就接受了這個命運。

何熙想了想就說:“我知道了,我下午見見他們。”

孟愛華也激動的不得了,笑著說:“那他們可高興壞了。”

何熙知道,她這個受刺激後,完全走極端,如今瞧見外資就惡心,看見夏國人有骨氣就高興,習慣了。

中午王淑梅和伍永城都沒回來,顯然是在那裏幫著李一民處理一下,何熙跟著孟愛華他們吃頓便飯,就在辦公室裏休息了一下。

果不其然,到了兩點半多,孟愛華就來敲了門,“何總,東北齒輪廠的胡勇廠長來了。”

何熙就站了起來,同時,胡勇已經敲門而入。

何熙笑著說:“胡廠長,真不好意思,我這幾天都不在京城,讓您白跑了好幾趟。”

胡勇是典型的東北人,個高、身形壯,是個彪形大漢,還留著一臉絡腮胡,他大力握著何熙的手,敞亮的說:“我這是不請自來,您願意見我,我就很高興了,何總我是來求你了。”

他這麽開門見山,何熙立刻伸手請了一下:“咱坐下聊。”

胡勇立刻坐了下來,何熙就問:“您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

胡勇就嘆了口氣:“前情您應該知道了,我就不多說了,我接著往下說。”

“我們是整車技術引進,結果到了落地的時候,居然最核心的技術不外漏,甚至連我們工廠想要參與都不行,這完全違背了我們當時的想法。”

“如果這樣合資的話,我們的汽車工業只能淪為國外汽車壟斷巨頭的賺錢市場,我們不會有自己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