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十五枝紅蓮(十)(第2/4頁)

梨花牢記夫君說的話,遇到討人厭的家夥直接無視即可,若是心裏有氣,懟回去也行,反正梨花手勁兒比一般女子都大,不怕打不過,大不了就是打起來嘛,他總會站在她這邊的。

所以梨花有底氣,梨花不怕闖禍。

她不欺負人,也不會任人欺負。

不過梨花得承認,她不喜歡這種人多的場合,大家分明不熟,連正常吃兩口肉都要被陰陽怪氣,你要說壞吧,好像也沒壞到哪裏去,總不能撲過去打人,但就是讓人心裏膈應。

宴會進行到一半,一位宮女走到太子妃耳邊輕聲說了兩句,太子妃失笑,對梨花說:“十一弟來接你了,說是京城正放煙火,與你提前回府正好欣賞呢!”

她是最穩妥的人,此時卻大聲將謝隱來接梨花的事說出來,無論旁人怎樣諷刺怎樣看不慣,她們都得承認,十一皇子對妻子無比愛護,別說是側妃,就連侍妾都沒納,兩人總是形影不離,人家的日子過得快活著呢,旁人嘴兩句,難道還能掉兩塊肉?

梨花高高興興地跟太子妃和小皇孫告別,夫君果然已經在外面等她了,她忍住喜悅,快步走上前,原本想著是在這裏的話大殿內有人看得見,沒想到夫君卻主動握住她的雙手放在胸口捂了捂,眉眼彎彎:“怎麽手這麽冷啊?”

“哪裏冷啦。”梨花反駁,“我覺得不冷。”

謝隱莞爾:“咱們走吧,已經跟父皇說過了,之前你不是說想吃那家很有名的掉渣燒餅?去晚了可就排不上了。”

兩人有說有笑的攜手離去,親昵地宛如民間小夫妻,看到的人都心緒復雜,她們的夫君也都位高權重,有些甚至還是皇子,可又有哪一位,會像十一皇子這樣?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那就是十一皇子胸無大志,只會養豬種菜,堂堂皇子卻去做這樣的粗鄙活計,想必是被那村姑出身的十一皇妃給帶壞了,豬養得再肥,菜種得再好,最後不都是進了他們的口?

這樣一想,十一皇子夫妻簡直就像是在為他們幹活呢!

不得不說,這種精神勝利法非常好使,以至於這些人都不知道謝隱究竟賺了多少錢,他賺的錢自己也不留,基本就是分成兩份,一份孝順給皇帝,一份存在梨花名下,自己身上頂多揣點碎銀子和銅板,會賺錢,又不視財如命。

而年後剛剛立春,南方卻突發百年一遇的大降雪,新年的快樂還沒有過去,整個朝廷便都籠上一層巨大的陰影,傷亡數字不斷增加,派去賑災的兩輪欽差都無功而返,難民到處流竄,路邊隨處可見屍體,不少人家賣兒賣女只為活下去,皇帝和太子因此焦頭爛額。

朝中都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沒有哪個傻子願意接手,欽天監也給不出何時雪停的預兆,一些大臣上書請皇帝下罪己詔並開壇祭祀,皇帝大發雷霆。

下罪己詔,便是皇帝自己承認為政不仁,這是要被記載著史書上的,而皇帝雖說不算是合格的丈夫與父親,卻絕對是個合格的皇帝,他怎麽甘心承認這場雪災是自己的錯?

朝中人人推諉,皇帝無比失望,正在這時,謝隱主動請纓。

說實話,皇帝跟太子都不覺得他有這能力,他愛養豬種菜,那可能是在鄉下待久了學會了,可如何賑災,他怎麽會懂?要知道這一去,若是做不出個結果,可是要被彈劾的,對他自己名聲也有礙。

謝隱也不跟父兄爭論,他們都是為他考慮,所以他通宵達旦寫了一份計劃書出來,從如何處理雪災、如何開庫放賑、如何安撫民心、如何進行災後重建……都一一寫在了上頭,除此之外,還羅列了幾種突發事故的應對措施,證明自己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的腹有乾坤。

最終,他為自己爭取到了這個差事。

皇帝舍不得啊,也擔心,尤其怕他又像之前那樣出事,謝隱卻很堅持。

臨去前,他對太子說:“待弟弟歸來,願為兄長馬前卒。”

太子本就重感情,被他這句話感動的淚眼汪汪,“哥哥別的不求,只希望你注意安全,平安歸來。”

謝隱率著軍隊去了,剩下梨花留在京中,她並沒有隨他一起去,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雪災的可怕之處在於它不僅會造成無辜百姓傷亡,還會對農作物造成巨大傷害,這種損失是無法計量的,而在大雪融化後,也很容易產生疫病,這些都需要及時做功課預防。

當地官府做得不夠好,可能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於是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百姓們不再信任朝廷,家園被大雪淹沒活不下去,很多人選擇投奔親朋離開家園,然而沒有引路文憑不能隨意行走,於是官民之間產生矛盾,引起暴亂,所以擺在眼前最重要的便是搶險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