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二十一枝紅蓮(六)(第2/4頁)

而沈太後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

外界對她與司清和的關系多有揣測,雖制裁過一波,然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沈太後總不能將每個人的舌頭都割了,所以在人前,她與謝隱幾乎不來往,話亦不怎麽說,只私底下才會親密些,而且這親密還是她單方面的。

一開始主動投懷送抱,她感覺恥辱、不堪、惡心,想到這人是如何逼著自己屈服的,便無法對他生出好感。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情感也在漸漸發生變化,再抱住他的時候,心臟跳動的頻率都開始加快。

沈太後閉上眼睛,“他走了嗎?”

雖然沒有指明是誰,然而貼身宮女卻明白:“回娘娘,清和公已出皇城。”

沈太後有時候會想,自己所期盼的結局究竟是什麽樣子?假如司清和這一回死在津南,她便有理由對還在京城的津王發難,將對方關押監禁,那樣的話,小碗的皇位會越來越穩固,一箭雙雕,司清和與津王通通下馬,就再也沒有能阻礙到她跟小碗的人了。

剩下那些殘黨,不過時間關系,都能收拾的一幹二凈。

可她心中,竟還盼著司清和平安歸來。

沈太後輕輕吐了口氣出來,她覺著自己不應該再胡思亂想,一切順其自然吧,總之,她是不會暗中下手了,若是他能全身而退,那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福氣。

司清和帶人去津南,對於還在京城的津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司清和是什麽人,他為人狡詐多疑且城府深沉,絕對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才出發,想在路上派人截殺基本不可能。幕僚們雖然厲害,可跟司清和比,未免還要差幾個段位,萬一真叫司清和帶人把自己老家給抄了……津王想到這個可能性就頭皮發麻。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司清和不在,正是他接近沈太後母子的好機會,趁此時機挑撥兩邊反目成仇,司清和死在津南最好,若是活著回來,沈太後與小皇帝對他也有了嫌隙,那豈不是兩全其美?

司清和一個閹豎都能討得沈太後母子歡心,津王不覺得自己會比他差!

要不是他像只開屏孔雀一樣表現的太明顯,沈太後都沒意識到這人是在勾搭自己。

起先她以為是錯覺,可後來發現津王總是時不時在自己眼前晃,這邊讓沈太後無語了——他把她當成什麽人?

小皇帝生辰,已經到達津南的司清和自然不能回來為她慶生了,不過京城熱鬧得很,宮宴上,小皇帝收獲了許許多多的賀壽禮,沈太後則一直陪在她身邊,免得小皇帝一時得意過頭,泄露些不該泄露的事情。

平時有謝隱在身邊,小皇帝做什麽都一帆風順,不曾有人敢對她的決定發出質疑,但謝隱不在,她才意識到當個皇帝並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同時,小皇帝也意識到謝隱在朝臣心目中的形象究竟有多可怕——他們寧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清和公,這人到底是什麽手段?

津王身為先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在宮中自然是比其他人有特權,待到宮宴散盡,他才求見沈太後。

沈太後讓人將小皇帝帶去梳洗更衣,自己在偏殿召見津王,神色淡淡:“這麽晚了,王爺找哀家有何要事?”

津王目光深情,這眼神一露出來,沈太後便覺不對,她十六入宮,不曾懂過情愛,與先帝之間與其說是夫妻,更像是君臣與主仆。後來她向司清和獻身,也是為了女兒考量,從未往私情處想,這津王的眼神是幾個意思?

津王的想法很簡單,沈太後也是女人,是女人就沒有不渴望依靠的,他那位皇兄偏寵潘貴妃,不懂得欣賞如花似玉的皇後,沈太後連閹豎都願意委身,如今面對他這真男人,焉有不動心之理?

他有許多姬妾,因津王容貌英俊又出手大方,姬妾們對他很是死心塌地,他自認在情場中無往不勝,將沈太後也當作了獵艷的目標,當下心中甚至無比興奮,感到刺激,這可是他皇兄的女人!

於是他脈脈含情地凝視著沈太後,將他拿手的花言巧語都說出來,百般誠懇,無比真心。

沈太後一開始有點懵,因為做夢也沒想到津王竟如此輕浮,隨著津王的廢話越來越多,甚至“若非皇兄奪我所愛,今日你我應當是一對恩愛夫妻”這樣的屁話都說了出來,她感到無比羞辱,但卻壓抑住了怒氣,只冷淡問道:“聽王爺這樣說,似是對哀家情根深種?”

“正是。”津王道,“只可惜造化弄人,如今見到皇嫂你在司清和那閹豎面前忍辱負重,臣弟著實是心如刀絞!”

沈太後聲音更冷:“既然你對哀家這般情深,緣何後院的姬妾一個接一個?”

津王一聽,頓覺有門,這美男計當真使得沒錯!後宮除了宮女就是太監,沈太後怎麽可能按捺得住?她今年還不到三十歲,正是需要男人滋潤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