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在場所有人意識到此事的問題後,就開始聲討霍輝,華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麽明目張膽的賣國軍閥了。

“我這就回去組織人去政府抗議,我們要打倒霍輝,打倒賣國賊!”左暖義憤填膺,恨不得厲害就去打倒霍輝。

“對,我們要去政府抗議,讓北方政府出面攻打霍輝,讓霍輝簽署的賣國條約不作數!”

“……”

諸如此類的聲音在喬微的耳邊響起,喬微深感欣慰,這些年她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

在原本的劇情中,沒有這些的描述,劇情中軍閥霍家一直都是以強大示人,霍輝的形象也是驍勇善戰,善用兵法,如今看來善戰可能是真的,畢竟霍輝和沈英銳兩家的實力還是有些懸殊的,沈英銳的兵力要比霍輝多出六七萬,但如今霍輝取勝,除了G國和R國的支持外,更能說明霍輝兵法運用嫻熟指揮得當。

外援誰都有,沈英銳有E國,霍輝有G國和R國,如今沈英銳輸給了霍輝,可見霍輝在兵事上卻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可是這樣的人卻賣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置國家尊嚴於不顧,不只是讓人鄙視更令人唾棄。

喬微會想起原本的巨擎,如果真的讓霍家霍輝這樣的人最終得到了華國的執政權,華國日後將會何去何從?華國的百姓又會有多少苦難?

之前喬微也見到過一些民國的小說故事,其中總有些小說的最後是作為男主的少帥軍閥一統華國。如果真的讓華國落到軍閥的手中,喬微真的不敢想象以後華國會落到什麽地步?半殖民地社會會不會繼續下去?

看著霍輝的這些做派,喬微有理由認為男主治下的華國,百姓的日子絕對會是水深火熱的樣子。

這也就是喬微一直以來厭惡軍閥的原因,政黨是有共同志向的仁人志士組成,而軍閥基本上是一種變相的封建制度。

在後世的時候,對於這一段歷史,很多人仰慕民國,也有很多人基於民國的背景創作了很多有趣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在一開始大多是晦暗的,是存在諷刺意味和折射現實的,充滿著強烈的愛國和救國情懷。

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有人竟然開始喜歡軍閥文,喜歡軍閥文中那些被描寫的帥氣的少帥,或者是那些多情的才子男主,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在喬微這裏都不是她喜愛的故事主角,甚至她認為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有些三觀不正。

喬微認為,民國時期的主角應該是那些為了救國救民奔走的仁人志士,是一代代犧牲的英烈,只有這些人才是時代的楷模,才應該是故事的主角。

這麽多世界,喬微經歷的世界各有不同,她當過封建時期的君主,也當過後世的領導人,也當過謀士之類的臣子,也許有很多人問為什麽在其他的封建王朝的時候,她會繼續縱容封建制度,而不是選擇將封建過度到民主,是因為她過渡追求權力,不願放手嗎?

當然不是,對於喬微來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封建制度確實有一定的獨道性,真正對一個王朝和百姓起到毀滅作用的是君王嗎?不,應該是世家門閥。

所以不管是在她當謀士後推行科舉,還是在她成為君王後大力推進教育和思想文化繁榮,推行百家教育開設多種科目考試,都是因為她想要解決門閥世家之禍,只有教育的盛行和選士的主動權在自己手裏,階級才不會被固化,她通過較為緩和的手段去消解世家,逐漸將階級取消。

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適合這種溫和的手段。

可是如今的民國呢?溫和的手段已經不能用了,華國外憂內患,虎狼環伺,哪裏允許她慢慢過渡,只能用暴力快速的手段解決問題。

當然喬微也麽有想要自己發展武力解決問題的想法,因為如今的民國和她接觸過歷史的民國在很多方面還有著不一樣,喬微希望華國的未來能夠選擇正確的方向,但是這個方向需要華國的百姓一起選擇,她選擇發展教育,開蒙思想就是因為喬微想要讓這個時代的華國的命運交到華國的百姓手中,她只要在一旁加以引導就好。

如今這個效果顯然是在成功的,雖然如今的華國還很積弱,但是比歷史上的華國要好上不少。

這裏沒有了北方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惹得大規模的學生遊行罷課抗議,倒是有了如今霍輝的故事,這作用也是一樣的,這個位面的學生做出了一樣的選擇。

“不僅是京市的大學生,江城、宜城等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都應該聯起手來一起抗議,讓救國會和北方政府一起討伐霍輝才是重中之重。”喬微對著左暖等人道:“讓同學們組織起來,工人和我們的發展的進步農民都一起阻止起來,我們一起去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