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喬微看著面前的聞爭鳴,她很早就清楚這一天遲早會到來,這些年她也一直對聞爭鳴點出救國會在華國很多問題和利益主權上存在的問題,只不過聞爭鳴一直以救國會為自己的信仰,不願意承認罷了。

如今肮臟的內幕被徹底戳穿,聞爭鳴再也無法為救國會找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說服自己,所以才在這裏一直生氣憤慨。

“每一個政黨在一開始組建的初心都是好的,救國會也是如此,孟先生和當初的革命黨人確實是有想要帶領華國走向獨立民主之路的,只可惜這條路充滿荊棘,有的人走歪了,有的人走對了。”

喬微嘆了口氣對著聞爭鳴說道:“走對的人大多選擇都相同,走歪了的人各有各的理由,比如內部的分歧,內部有些人私心過眾,又或者他們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依靠列強的勢力,總之這些利益盤根錯節,一步錯步步錯。”

“孟先生也縱容他們如此放肆!”聞爭鳴恨恨道,作為最初的革命黨人一心救國,他最崇拜的就是孟先生,孟先生實為他們的楷模,為他們指明了方向,他一直以孟先生為楷模。其他的人出問題,聞爭鳴都可以理解,就算是那些軍閥做出錯事他也可以接受,因為他對這些軍閥沒有期待。可孟先生不一樣,他不明白孟先生這樣的人怎麽會對霍輝的事情坐視不理,遲遲不肯出兵!

也許很多人覺得聞爭鳴天真,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也許聞爭鳴一開始的時候確實天真無邪過,但這麽多年下來聞爭鳴已經成熟,各種陰謀詭計也應付地過來,之所以對救國會的事情一直遲遲無法接受,主要還是因為聞爭鳴對救國會的期望太大,讓他一葉障目,不肯面對。

“如今的救國會已經不是孟先生能夠完全做主的了!”喬微淡淡地道:“孟先生手中的勢力,他的部下不外乎分為三種,一種是原本跟隨他的老部下,這些人犧牲的犧牲,離開的離開,如今也剩不下幾個人了,另一部分是他創辦的軍校學生也是他部下的主力,但這些軍校學生組成的軍官並不是直接任孟先生為校長,孟先生既沒有親自教授過這些學生,這些學生也沒有全部加入救國會,如今的這批軍官以其校長邱致為首。”

“至於這第三部分,就比較復雜了,這些人中有投靠的南方小軍閥,有各地的世家豪族組成的政府人員,孟先生手中的錢財很多也是要靠這些人供給,後方經濟也要靠這些任穩固。”

“這三者,最為忠心孟先生和救國會的老部下勢力最為弱小,後兩者發展壯大,雖說聽命於孟先生,但是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小心思,就是孟先生在彈壓這些人時,也廢了不少力氣。”

“孟先生也許有孟先生的難處吧!”喬微緩緩地道。這就是為什麽她一來是就不看好孟先生和救國會的原因之一,孟先生手中的軍閥世家豪族都有問題,孟先生彈壓不住,就會造成如今的局面。

這是聞爭鳴第一次聽喬微如此深刻的分析救國會內部的弊端,也是聞爭鳴第一次聽下去。之前喬微也淺顯地講過救國會的一些弊端,只可惜聞爭鳴當初聽不下去,喬微也就點到為止。

如今聞爭鳴聽得下去了,救國會也讓他徹底失望了。

“什麽難處,不過是一開始就錯了!”聞爭鳴發出感嘆,搖了搖頭。

喬微聽到這話倒是有些詫異,她沒想到一向對救國會如此有感情的聞爭鳴在看待問題上能夠一陣見血。

是的,救國會從一開始的路線就錯了。孟先生一開始指望著各地共和,相應政府的號召,結果各地的軍閥一不聽調二不聽宣,對號令置若罔聞,之後又出現廖勇銳逼著孟先生讓位,自己建立北方政府,兩方政府對立,救國會此刻又幻想著用軍閥打軍閥,直到沈英銳和霍輝一開始的平城之戰中憑借聞爭鳴為間諜,救國會才獲得喘息的空間,之後建立去軍校,培養自己的勢力。

只可惜孟先生這麽一段長達十幾年的時間中,為了保住救國會和政府的地位,在經濟和政治上過分依賴於各地的世家豪族,以及手下的小軍閥。

從一開始孟先生和救國會選擇依靠這些軍閥和世家豪族,才有了如今的困境。

所以,就像聞爭鳴所說所有的難處是因為從一開始就錯了。

見聞爭鳴能相通,喬微就沒有在此事上繼續廢話,不過看著聞爭鳴在看清後一下子泄了氣,有些心死如灰的樣子,喬微倒也能接受,畢竟讓一個有志青年接受自己的信仰是錯的,這件事有些太殘忍,就算再堅強的人也需要時間緩和。

“三舅舅,如今你既然已經失望,行到死路就該及時掉頭才是。”喬微對著聞爭鳴勸道。

“掉頭?”聞爭鳴苦笑道:“我又能掉頭去何處?去投靠馬馮二人還是霍輝又或者是兵敗的沈英銳,還是奉系的軍閥?”這些軍閥還不如救國會呢?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