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5頁)

陳鵬和劉紅梅只搖頭說不去,“在家裏吃過了來的,我們在這等你們吧。”

看他們真的是吃過來的,阮溪便和淩爻去了。兩人到早餐攤上快速吃完早飯,又去了一趟錢家,坐著錢釧爸爸的拖拉機到招待所拿行李和縫紉機。

放好行李和縫紉機,幾個人上拖拉機車鬥,坐在裏面放著的小板凳上。阮溪看一眼陳鵬和劉紅梅腳邊的大麻袋,問他們:“帶這麽多行李啊?”

陳鵬和柳紅梅如今二十五六歲的年紀,模樣長得都不錯,由於在外面打工混了幾年,穿衣打扮也都還挺時髦的,但面對阮溪和淩爻還是有些拘謹,只道:“家裏種的東西。”

阮溪明白了,這是從家裏給他們帶的東西。

這是他們的一份心意,阮溪笑著道:“不帶也沒事,那麽遠,拿著太重了。”

陳鵬很是客氣地笑著道:“哪有空手走親戚的。”

農村沒有錢只有土地,買東西的話他們買不起貴的好的,便宜的又感覺送不出手去,所以自然就帶自己家裏種的這些東西,最能體現自己的心意。

帶都帶了,阮溪自然沒與他們再說下去,她又問陳鵬:“家裏現在都還好嗎?”

陳鵬道:“都挺好的,這不是搬遷嘛,剛從山裏搬出來。”

阮溪接著話題:“政府給安排的地方怎麽樣啊?”

柳紅梅又接話道:“生活挺方便的,住起來比山裏好,每家都有宅基地和安置的房子,就是土地不大好,是荒地,要我們自己開荒整地,前兩年收成只怕不好。”

因為土地沒有種過,沒有施過肥,莊稼長起來怕是費勁。

阮溪看著他倆,“你們還打算回來種地啊?”

陳鵬笑著說:“不回來種地去哪?我和紅梅出來在外面打工掙錢,爸媽在家裏種地,順便帶著孩子。等娃娃長大結婚了,我們再回來接著種。”

阮溪想了片刻問:“四姑是不是怪我們,當時沒有把你們一起帶到北京?”

聽到這話,陳鵬驀地一愣,然後忙道:“沒有啊,我媽沒這麽說過。她只說一家頭頂一片天,沒有誰家是靠別人家過日子的,各家都有各家的日子。”

阮溪聽完點點頭,看著他們又說:“你們既然現在決定過去了,而且我們都在那邊,那就別想以後回來的事情了。到那裏好好努力,我們也都會幫你們的,就努力掙錢在那邊買套房子,穩定下來後把孩子、四姑和姑丈都接過來。”

如果完全靠他們接濟的話,估計阮翠蘭這輩子都不會去。

當時剛起步的時候沒有考慮帶他們,當然是因為關系沒到那份上,不能隨隨便便把人拉出去冒險,還有就是確實也不需要那麽多人,人多了在當時是累贅。

陳鵬完全沒往這個方向上想過,他只很單純地想去北京打工掙點錢回家。在南方打了幾年工,現在那邊實在是太亂了,他們不想去了,阮翠蘭這才找阮翠芝。

他看看坐在自己旁邊被拖拉機顛得來回晃的柳紅梅,片刻又看向阮溪,小著聲音說:“表姐……我們可能……沒這樣的本事……”

他們就是山裏長大的小老百姓,買房留在北京這種事想都不敢想。

看著陳鵬臉上的表情,阮溪也沒再和他們多說,只道:“到了再看吧。”

陳鵬點頭,“嗯,麻煩表姐你們了。”

拖拉機搖搖晃晃突突突地往前走,他們四個人在車鬥裏聊著天,淩爻和柳紅梅說話不多。聊到火車站下拖拉機,搬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和縫紉機進站上車。

折騰到車上歇下來,自是閉目養神,或者聊聊天看看窗外的風景。

次日早上火車鳴笛到站,再搬著這些東西下車出站。陳鵬和柳紅梅背著自己的包裹,兩人一起擡著大麻袋,而阮溪和淩爻則是一個拿行李包一個搬縫紉機。

東西太多車裏放不下,淩爻便在車站外找了個騎三輪車拉貨的,把舊縫紉機和陳鵬的麻袋都放到了三輪車上,讓他給拉到家裏去。

淩爻和阮溪則開車帶陳鵬和柳紅梅回去。

陳鵬和柳紅梅坐在車上一直往窗外看,笑著小聲說:“終於來首都看看了。”

他們聲音小阮溪也聽到了,她對淩爻說:“我們多轉點地方。”

淩爻當然明白她的意思,於是開著車在外面轉了一圈,其實主要讓陳鵬和柳紅梅看了看天A門,因為很多人對首都的印象就是掛著主席像的天A門城樓。

轉完一圈到家,騎三輪車拉貨那人剛好把縫紉機和麻袋都給送到了。

阮溪付了錢讓人走人,開門帶陳鵬和柳紅梅進院子。

剛跨過門檻進院子,柳紅梅就又笑著小聲說:“看起來像紅樓夢裏的房子。”

他們這幾年在南方打工,南方發展得好,高樓大廈倒是不覺得稀奇了,但是沒見過阮溪住的這種院子,灰瓦紅門,門外還有石獅子,和紅樓夢裏的房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