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更

下了大朝會,五阿哥不知該喜該悲,臉上的表情很是糾結。

三哥什麽都好,就是太了解他了,總是可以規避掉他能想到的所有偷懶方式。

隨三哥去內務府當差,他肯定不會如現在這般輕松,四哥雖然總是冷著一張臉,但在戶部還真管不住他偷懶。

五阿哥此時的心情,便是在場大多數人的心情。

誠親王,殺器也。

能辦事,能摟錢,也最能搞事。

山西的事情這才過去多久,皇上居然就把人調去了內務府,誠親王能想到的事情,朝堂上的老狐狸們哪個想不到,誰不知內務府是肥差中的肥差。

內務府總管是朝廷正二品的官員,而且地位特殊,便是六部的從一品尚書見了,也擺不出官高一級的架子來。

而且這個位置,歷來是有皇上信任有加的人才能擔當,上一屆內務府總管淩普比較特殊,並非皇上的近臣,也並非宗室之人,之所以被皇上破例提拔為內務府總管,還不是因為太子,淩普若不是太子的奶公,再幹上幾十年也沒有做內務府總管的資格。

如今淩普無端失了內務府總管的位置,皇上連後續的安排都沒有,也不知道淩普到底犯了什麽錯,被這般懲罰,連太子爺的面子都不管用了。

誠親王被任命為內務府總管的消息,一天之內便傳遍了京城,內務府人心惶惶,幾名佐領和七司二院的郎中們緊急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誠親王是什麽樣的人,沒有誰會比內務府更了解。

對那些朝臣們而言,誠親王是這幾年才開始在朝堂上展露頭角的,但對他們內務府來說,誠親王從小到大身邊伺候的人不都是他們內務府選過去的,內務府跟誠親王打了十幾年的交道,遠比朝臣更了解誠親王的性子。

這位爺,別看從不對底下人動用刑罰,可打小就是個眼睛裏不揉沙子的,從這位爺身邊退回來的宮女太監,比太子爺和大阿哥加起來的都多。

這位還不是平白無故退人,每次將人退回也都是附帶證據的,要麽是欺淩弱小了,要麽是拿了不該拿的,要麽便是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整個紫禁城的太監和宮女都知道,誠親王雖然待底下人並不嚴苛,規矩也少,可只要是違了規矩,那就沒有情理可講。

從誠親王搬到阿哥所後就在身邊伺候的二等宮女,就是因為動了不該動的心思,雖然沒有得逞,可還是被誠親王退回了內務府,絲毫不講往日的情面。

都說大阿哥莽直,可在內務府這些頭頭們看來,誠親王莽起來絕不輸大阿哥,這位爺嫉惡如仇,還軟硬不吃,碰上貪官能剝下一層皮來。

水至清則無魚,內務府可不是一潭清水,而是一灘徹徹底底的渾水,找不出幾個幹凈的了,太幹凈的,要麽是有人護著,要麽就是剛來的。

誠親王再怎麽嫉惡如仇,也不可能把人全端了。

“從誠親王在山西官場上的作為來看,若在誠親王到任後,上下所有的人都謹慎些,不讓誠親王抓到錯處,一切照著誠親王的規矩來,過往的事情,只要沒人提起,誠親王應當就不會翻出來。”尚方司的郎中提議道。

誠親王在山西一開始可沒有去翻舊案,還不是有幾只碩鼠忍不住對救災糧出了手,還被誠親王捉住了,關進牢房自己抖落出來的,誠親王這才追究起過往的貪汙案,而且僅限於貪汙過救災糧的。

可見誠親王也並非完全不管不顧,還是留有余地的。

禦用監的總辦郎中不樂意了:“誠親王在戶部立的規矩若拿到內務府來用,是你能執行,還是我能執行,大夥都能照著辦嗎?你們尚方局管刑名案件,不像我們,每天手裏都不知道要過多少銀子,管得住自個兒,還能把底下人都管住嗎,有一個漏網之魚,這心思就白費了。”

讓他們謹慎行事,照著誠親王的規矩來,那要謹慎多久,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一年兩年,誠親王不走難不成他們就要縮著尾巴嗎,這不現實。

上駟院的監管大臣伸出兩只手往下壓了壓:“各位同僚,都不要著急,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內務府可不是山西官場,諸位不必如此驚慌。”

“剛剛尚方司的魏郎中說的對,誠親王上任,我等的確需要謹慎些,不能剛上來便惹了誠親王的眼,誠親王的底線在哪兒,能力幾何,如今大夥還都不知道,不能莽撞行事,還得慢慢來。”

“一方面穩住誠親王,另一方面誠親王又並非是孤家寡人,總有能在誠親王面前說得上話的人,咱們可不是山西官場上的那群土老帽,無論是宮裏的娘娘,還是宮外的親王福晉、二公主,咱們都是能夠到的。”

宮裏的娘娘還能是哪位娘娘,誠親王的生母榮妃娘娘唄。

銀子,娘娘不缺,畢竟是有個能摟錢的親王兒子;萬歲爺的恩寵,娘娘這般年歲也不需要了,無論是他們把萬歲爺的行蹤透露給娘娘,還是將娘娘的綠頭牌翻出來放上去,哪怕是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娘娘也是不會領情的;奇珍異寶,他們能給,就是不知道娘娘喜歡什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