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更

禦駕啟程回京,這回胤祉也在伴駕之列,可以陪同額娘一起回京。

瞧見兒子,榮貴妃的笑容便真切多了,從坐上貴妃之位開始,她這顆心就一直懸在半空中,到現在也未曾落到實處。

便是在她最得寵的那些年,也不曾被萬歲爺這樣帶著東奔西走,東巡時帶上,南巡時也要帶著。

雖然兩次都有太後同行,可太後向來不管事,也不愛露面,她作為禦駕中位分最高的後宮妃嬪需要出面接待官眷。

後妃與官家女眷接觸,並不如何耗費精力,只是這無疑是撕開了一條口子,萬歲爺從來都不喜宮中妃嬪和官眷過多接觸,可這兩年卻獨獨待她例外。

榮貴妃當然不會以為這是萬歲爺對她特殊,而是萬歲爺借著擡舉她,在擡舉老三,擡舉老三與太子相爭。

自己的兒子自己能不清楚嗎,那就不是個有野心的,萬歲爺如此擡舉,只會讓老三處境尷尬,只會誤了老三的將來。

胤祉已經不是第一次安撫額娘了:“兒子心中都有數,額娘不必牽掛,兒子向來都是將性命放在第一位的。”

主持永定河改道的這一年多,胤祉身邊就沒少過護衛,如廁都是要清場的,生怕遭了暗算,誰讓他仇家多呢。

若是不小心死於暗算,那也太虧了,還不如被卷死呢。

榮貴妃來回揉擰著手中的帕子,眼睛直勾勾盯著老三曾經傷過的右胳膊。

未曾回到鐘粹宮,有些話她不好開口問老三,她知道老三是個心軟的,在山西殺貪官也好,在這裏主持永定河改道也罷,冒著生命危險做這些事情,不是為了與太子相爭,就只是為了一份心安。

可萬歲爺如今處處擡著老三與太子相爭,太子心中如何能沒有芥蒂,就怕將來太子爺上了位,想起如今這些事兒,那時老三就該倒黴了。

榮貴妃如今是既害怕兒子爭,又害怕兒子到了如今這個程度還不爭,畢竟萬歲爺已經幫她們把太子爺得罪死了。

胤祉自然能感受到額娘的不安,但即便是這樣,他也不能告知額娘自己的打算,他的兩手準備,無論哪一手都只會讓額娘更加的不安。

說起來,關於他對未來的計劃,知情最多的居然是明相,此次回京,他便要親自見一見明相救回來的熱武器專家——戴梓。

禦駕回京,連發數道聖旨,倒也不是為了旁的事情,而是賜婚的聖旨。

越過癡情種五貝勒,七貝勒、八貝勒、九阿哥紛紛被賜婚。

七福晉是正紅旗滿洲副都統法喀之女。

八福晉則是已故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現任安親王的外甥女,安親王一脈在軍中頗有權勢,已故安親王嶽樂是平定三藩最大的功臣,順治末年的時候,還曾經以親王的身份主持過議政王大臣會議,地位超然。

當然跟已經故去的嶽樂比起來,現任安親王就沒有阿瑪那樣的才能和權勢了,既不掌軍,也沒有阿瑪那樣的號召力,不過作為安親王一脈的代表人,在軍中仍舊是有影響力的,尤其是在正藍旗軍營中。

被賜婚的八福晉郭絡羅氏,阿瑪因貪汙被斬,額娘也早早的跟著去了,郭洛羅氏是在安親王府長大的,進宮選秀頂的也是安親王外甥女的名頭。

八福晉這一道賜婚的旨意,也是三道賜婚旨意當中最為矚目的一道。

當然,之所以萬眾矚目,並非八福晉的出生有多高或者多差,郭絡羅氏雖然父母雙亡,生父還是被處死的,可是身為安親王的外甥女,足以抵消掉生父帶來的汙點了。

這道賜婚旨意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如今的安親王是太子黨的人,安親王的生母,乃是索尼的女兒,安親王即是索尼的外孫。

眾所周知,太子爺的生母,已經故去的仁孝皇後,是索尼的孫女。

仁孝皇後和安親王是表兄妹的關系,安親王算是太子的便宜表舅。

有這層關系在,安親王不站太子站誰。

可如今萬歲爺一道聖旨,八貝勒成了安親王的親外甥女婿。

一邊是嫡親的外甥女婿,一邊是表外甥。

萬歲爺的用意簡直不要太明顯,就看安親王是聽萬歲爺的,還是堅定不移的站太子爺了。

跟安親王府鬧出的動靜比起來,同樣收到賜婚旨意的董鄂氏,根本沒泛起什麽水花。

在已經出了一位三福晉之後,董鄂氏一族又出了一位九福晉。

嫡親的堂姐妹嫁給兄弟倆,親上加親。

有心人都能看得出來,萬歲爺在八貝勒的婚事上擺了太子一道,卻在九阿哥的婚事上助了誠親王一份力。

幾道聖旨的效果很明顯,皇阿哥們都老實了。

直郡王一天四五個時辰耗在馬球場裏,跟簡親王世子雅爾江阿杠上了,弄的馬球場這段日子座無虛席,門票都比以前好賣了。

誠親王愈發低調,王府大門緊閉,恕不招待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