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4頁)

出了午朝門,將要分別的時候,陳先忽然轉頭笑著向魏鈞安問:“魏大人,你說皇上讓皇後到宣政殿去,只是為了讓皇後在他身邊充當擺設的嗎?”

魏鈞安愣在原地,不等他回答,陳先就已經溜溜達達往長街的另一頭走去,一陣風吹來,魏鈞安好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細細揣摩陛下的心意,陛下既然帶皇後來聽政,必然是有將朝政交予皇後一起處理的心的,他一直在分析是否該讓皇後幹政,也確定結果該是利大於弊的,若皇後早晚有一日都要幹政,不如他先向陛下示好。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請皇後開口的上書越來越多,皇後母儀天下,天下萬民也是皇後的子女,那皇後幹政也不是完全說不過去的。

孟弗只將這些奏疏整理好,她也不急著開口,陛下在朝上雖時常動怒,但如今對他的身體也無影響,而百官們最近也比較老實,沒出大的亂子,她實在沒有開口的必要。

直到中秋過後,有人當朝揭露了一樁科舉舞弊案,牽連人數達數百人,陛下震怒,當朝處置了半數,這其中有幾位著實是有那麽點冤枉的,至少罪不至此,同僚們心中明白,卻不敢在這個時候求情,怕陛下在氣頭上會牽扯到自己身上,想著日後再做周旋,只希望他們能夠撐住。

“陛下,此事牽連人數眾多,還是再細查查吧。”廷下的皇後突然道。

清風穿過這偌大的宣政殿,琉璃的珠簾在搖晃間發出細微的聲響,像是初春時節裏破土而出的新芽。

誰也沒有想到皇後會在這個時候開口。

只是陛下這般生氣的時候向來是誰的話也聽不進去的。

孟弗伸出手拉了拉已經站起來走了好幾圈的陛下的袖子。

李鉞回頭看向孟弗,沉著臉沒有說話,孟弗也不怕他這樣,拉他袖子的那只手更用力了些。

四目相對,孟弗看向李鉞的雙眸中是一如既往的溫柔,李鉞深吸一口氣,回身在龍椅上坐下,擺了擺手,對孟弗道:“幫朕再細問問。”

皇上這是光明正大地讓皇後來涉政,不過此時朝中已無一人反對。

孟弗將剛才陛下震怒之下忽略的幾個疑點一一指了出來,又點了人繼續調查此案,百官震驚地發現,這位皇後娘娘對朝政的了解比他們以為的要多出許多。

一時間竟沒人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麽,在長久的沉寂聲中,有位老大人顫顫巍巍地走上前來,他的臉色有發紅,眼睛亮得好似在放光,他知道自己這些同僚們的心思,如今牝雞司晨他們一個個竟還要裝傻,不敢出頭,生怕自己得罪了皇後,被皇後在皇上面前告上一狀。

可是他不怕!這朝堂若無一人敢直言進諫,那這大周怕是也要完了!

魏鈞安等人若是知道這位老大人心中所想,怕是得齊齊呸上一聲的,搞得好像他們是一群佞臣小人似的,他們也不是沒直言進諫過,只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他們也能稍微摸索出點規律來,若是關乎天下萬民,陛下改正其實是很爽快的,但是在違背某些規矩禮法上就很執拗,一旦認定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皇後來宣政殿參與朝政他們多半是勸不住皇上的,況且看看剛才的情況,這對他們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跟皇上爭什麽,爭來爭去那都是無用功,不如留著點力氣談論其他朝政。

這位老大人卻是看不開,他沉聲道:“陛下,皇後娘娘本不該出現在宣政殿內,如今又擅自開口幹涉朝政,這實在是於理不合。”

他話音落下,宣政殿中又是一片寂然。

這位老大人忒不要臉了吧,皇後娘娘怎麽說也是幫同僚一把的,這過河拆橋拆得是不是太快了些。

李鉞的火氣本來就沒發完,現在還有人敢往他眼前撞,他立即坐直,準備好好跟這位老大人說一說什麽是於理不合。

他剛要開口,身邊的孟弗卻伸出手,緊緊握住他的手,陛下轉頭看了她一眼,孟弗搖搖頭。

她既然已經開口,就沒有還要李鉞來為她說話的道理。

陛下像個氣鼓鼓的河豚,到底為了孟弗沒有把這口火氣直接噴出去。

孟弗垂眸,看向廷下這位頭發胡子都已花白的老大人,世上的人都知道女子出現在朝堂於理不合,可這天地間什麽才是理呢?誰說的是理呢?

男子正心、修身、齊家,而後就可以治國、平天下,女子為何不可?真論起來,在齊家這方面,似乎女子更辛苦些,然現實卻是女子管好家了,功勞算在男子的頭上,是男子娶妻娶得好。

孟弗莞爾,平靜問道:“於理不合?於哪條理不合了?曹大人不如來說說吧。”

曹大人冷聲道:“孔子曰: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事在供酒食而已,無閫外之非儀也,皇後娘娘,您只需要打理好後宮,天下之事不是您一個女子該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