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曙光(第3/3頁)

周士弘搖頭,“是臣的兒子,他與燕王殿下交好,縱使周家在我手中衰落,我也因此而死,但周家還有康兒,周家世代忠烈,臣又豈敢侮辱祖先做背主之事。”

而後周士弘重重磕頭,將手中兵符呈上,“臣辜負陛下的信任,請陛下降罪。”

榻上這個飽經風霜的老頭兒,眼裏充滿了對爭鬥的疲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永康七年末,左軍都督周士弘因病辭官,其子周康參與武舉,正式步入入仕途。

——

永康八年春,皇帝冊立燕王為皇太子,昭告天下,挑選一批得力大臣作為輔臣進入東宮,同年,皇帝因遠征留下的傷勢過重,於盛春之初,禪位太子,並移交軍政大權,退居春和宮養傷。

【作話】

宗法制在古代社會延續千年,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故人是跳不開這個思維的,世子也不是穿越來的,不能將皇位傳給兒子,那必然也是血緣關系最近的。

至親尚且薄情,況且還是疏遠的宗室呢,一般宗室過繼繼位掌權之後,翻臉的太多了,直接就開始要思考怎麽安排皇考了,各種追贈,入太廟等等,而不會真的對送皇位給自己的先帝感恩戴德。

從始至終,皇帝心裏的儲君人選沒有動搖過,只是在觀望與試探晉陽而已,試試如果沒有得到儲君之位,晉陽是否會慫恿女主用非人手段去奪,讓他們父子相殘。

晉陽只讓世子戒備,防範周圍包括父親,但沒有說要用什麽手段,她並不想破壞父子關系,自然也知道皇帝在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