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3頁)

眼下勞不語未歸,梅若初就是大家的小先生。

所以他微微頷首,把出處講給崔斐聽,又讓崔斐背誦了他寫的詩。

幸好,崔斐雖然題目沒吃透,但他對著那四個字,論的也是君主善待百姓那些,雖然確實偏了,但也沒有偏的太遠。

後頭大家泡完了腳,換上沈翠烘暖和的鞋襪,去了課室各自默寫出自己的卷子。

因為崔斐詩文偏題了,所以梅若初先看他的卷子。

崔斐的水平相較大家,肯定是差著一截的,畢竟前頭荒廢的時間實在不算短。但好歹這一年來也下了苦工,除去詩文那一塊,其他地方都比從前長進了一大截。

所以一等肯定是不用想了,二三等應該是沒問題的。

崔斐前頭心都涼了半截,聽到梅若初最後這樣說了,心又落回了肚子裏。

他性格本就是不爭不搶的那種,得失心也不強,從前都是以考及格為目標,去年也是為了給崔五娘出氣,跟李如峰對賭,才難得地‘爭’了一次。

所以崔斐很快放寬了心態,呼出長氣道:“得虧這歲試考的綜合,若像院試那會兒似的,一共只考兩種題,詩文占分比例那般大,我怕是……”

說完,崔斐又忍不住算了算,算上這次,劉學政已經舉辦了兩年歲試,再熬過一次,就能逃出他的‘魔掌’了。

後頭梅若初又看完其他人的卷子,帶著大家互相比對探討了一番,最後也多少對各自的名次心裏有數。

尤其是梅若初,他日常就樂意指點府學裏的其他同窗,所以對好些人的水平都心中有數,立刻在心裏給出了排名。

雖有些托大,但他覺得自己這次應還是第一,後頭便是衛奚、穆二胖、沈傲霜三人,穆二胖跟沈傲霜的水平一直是不相伯仲,衛奚則因為比他們早進府學一年,近來一年有了危機感後,也發奮圖強格外刻苦,整體水平比他們二人略勝一籌,但勝的確實不多,所以他們三人的名次先後具體如何,還是看劉學政的意思。

衛恕的發揮也正常,名次可能不如他們四人好,但一等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幾日後,府學裏放榜了。

毫無疑問的,梅若初位列榜首,是一等第一。

後頭就是穆二胖了,他是一等第二。

衛奚第三,沈傲霜第四。衛恕發揮穩定,比去年的名次還高了一些,是一等第十二名。

而崔斐,則如梅若初預料的那般,在二等中遊。

除開崔斐因為詩文題出了點岔子,算是發揮失常,其他人都考的很不錯。

而且因為歲試雖重要,卻也不是如科舉正場那般定人生死的,所以這事兒很快塵埃落定。

這次歲考安排的早,所以跟之前不同的是,考完之後,府學裏的一眾秀才還得再上將近一個月的課,等臘八過了再放年假。

這次過年,衛恕和衛奚就不準備回京了。

這是衛家父母建議的,雖然他們也很掛念兩個兒子,但一來是路途本就遙遠,今年各地都有雪災,更是不安全。二來是還有不到二年就是鄉試了。等他們兄弟倆考過了鄉試,成了舉人則能去京城參加會試,一家子團圓的日子在後頭。便也不妨把這種對家人的思念當成動力,在這段時間裏好好沖刺。

而沈傲霜也說自己並不用回家,他在沈翠和穆二胖的心裏就是不受家人待見的‘小可憐’,所以對此倒也不意外。

臘月之前,勞不語也從外頭回了來,出去了一遭,他整個人雖顯得有些疲憊,但精神頭格外好,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的,看著倒像是年輕了幾歲。

前頭他出發前不是還覺得自己去當評判有些不夠格兒麽?

後來雖然得了書院裏眾人的鼓勵和肯定,他大著膽子去了,但多少也有些沒底,想著會不會是那些個山長只是礙著老山長的情面不好拒絕,私心裏對他本人並不服氣。

結果去了之後,勞不語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並沒有任何人不服氣他當評判,反而很多同為評判的山長都客客氣氣地請教詢問他三年教養出一個‘小三元’和好幾個秀才的心得。

這種待遇淩青明都沒有,雖然青竹出了個連中六元的穆雲川。

但眾人都在早年的書院大比中見過穆雲川,知道他天賦異稟,乃是當世罕見。

這種人不論是放青竹,還是放其他任意一家書院,也絕對不會被埋沒了去。

便也顯不出淩青明教書的本事多高明,其他山長私心裏覺得自己也能做到。

反而是翠微這邊,三年前的書院大比,翠微絕對是個再簡陋不過的草台班子,好幾場小比都直接棄權,連決賽都進不去,復賽還是弘樂的老山長保著進的。

而成了小三元的穆二胖,當年更是只能參加投壺小比,其他比試都完全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