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村中閑話31(第2/5頁)

“買個小的就成,今年不用了,好好喂喂來年十月收稻谷就能使上。”黎大說完,看哥婿有話要說,“兆兒你想說啥?”

顧兆和爹說:“我就是想要不要買一頭騾子?能耕田拉貨。”還有一點顧兆沒說,要是去府縣,家裏搬家騾子更方便好使一些。

“騾子也好,和好一些的牛價錢差不離。”黎周周雖然不知道相公為啥要買騾子,村裏人買牛更耐用,耕田拉糧好使,雖然走得慢了些,可相公這麽說指定有道理,便看向爹,“爹。”

買大件還是爹拿主意。

黎大想了下,騾子價錢倒是還成,可騾子田裏幹活不如牛好使。不過想到哥婿是心裏有主意的人,走一步看三步,就像是地裏的肥料,旱田上了,水田也琢磨出來了,還和村裏一起買石粉便宜了三十文,便一口答應:“成,那就買個騾子。”

十一月初,西坪村去鎮上送糧。

排了老長的隊,終於到了西坪村了,村長交上了登記本,跟糧官抱拳鞠躬,腆著拘束的笑臉,“官爺,這是我們西坪村今年交的水田糧稅,一共是……”

識字的糧官拿著冊子開始摘抄,登記,寧松鎮西坪村康景四十八年秋,水田糧食收成,村中每戶家主男子姓名、畝、收成、糧稅多少。

登記的嘴裏報一家名字,糧官便解開麻袋檢查糧食,確認無誤了,登記糧官最後一欄用朱筆畫個圈。

剛開始倒是挺順,登記糧官越往下念,聲音慢慢停了,本來檢查的糧官沒聽見音,側頭看,意思咋了?

村長也緊張起來,小心賠著說:“大人,我們村上糧我都查過,只有多不會缺的,是不是哪裏沒做好?”

檢查的糧官:“讓你說話了,一邊站著。”

村長嚇得不敢多嘴,老老實實站在一旁彎著腰。

“不對。”登記糧官皺眉,“不是少了,是多了。”

檢查的還以為啥,多了還不好了。

“多太多了,這個黎大家,十畝的水田上了兩石二鬥了。”

黎大家本來應上二百一十八斤,真正上了有二百四十斤。

如今上糧稅就是這樣,稅率是低,但百姓上交糧時不可能按照村裏稱給的剛巧夠,一般都會多給一鬥,防止送到鎮上,糧官的稱和他們不一樣。

寧願多了,不可能少。但一般誤差不會特別大,十來斤有,上百斤那數字就太誇張了。

登記糧官翻開上一個村裏繳納的糧稅,人家十畝水田,收成一共二十一石,上了一石一鬥的糧,其他的也差不離,就西坪村這個黎大家不一樣,十畝水田寫了四十三石。

“你過來。”登記糧官叫村長過來,指著一欄,“這裏是不是記錯了?”

村長嚇得額頭細汗,仔仔細細在心裏看了三遍,話也捋了又捋,嘴上小心翼翼說:“回官老爺的話,黎大家十畝水田,今年收成四十三石一鬥,登記沒錯,小的不敢糊弄大人的。”

“他家十畝水田收了四十三石?”登記糧官不信,嚴肅著一張臉,“你老實交代,是不是鄉裏惡霸故意欺壓黎大?”

村長被嚇得噗通跪下,連連說:“不敢,小人不敢,黎大也來了,官爺一問就知道了。”

“你起來。”登記糧官見村長嚇成這樣,嘴裏說的還是一樣,信了幾分,可十畝水田真能有四十三石?他登記十多年,還從未見過這樣收成。

黎大上前。

糧官一看,這黎大生的高大壯實,比旁邊的村長還要結實,不像是被欺壓之人,仔細問了下,家裏田裏收成,黎大一五一十的說。

“這個肥料可是真的?”糧官問村長。

村長彎腰擦汗點頭嘴上說:“是的,不敢欺瞞官爺,這肥料是黎大的贅婿顧書郎從書上琢磨出來的,因為今年第一次使,村裏其他人只敢上三畝五畝的水田,黎大家十畝水田都上了肥,所以今年收成才好。”

糧官一一對著剛登記過的,確實比往年多一些,這村長黎大口中的‘肥料’真有如此之神奇?若是真的,那麽稟告上官,這可是大功勞一件。糧官心動不已,面上不顯,說知道了。

之後登記順利,沒什麽差錯。

總算是交完了。村長剛驚的一背脊冷汗,擦擦汗,說:“剛嚇死我了,沒成想上多了也要被問,幸好咱們府縣的官老爺清明,底下的糧官問清楚了就放了咱們。”

“回吧回吧。”村長受驚一場,不願在鎮上多留了。

因為要買騾子,今年的稻米黎家就留了六石自己吃,三十七石賣的官價,賺了十四兩八百文。騾子是黎大上鎮上畜牧行瞅的,兩歲左右大,牙口也好,毛光水滑的,黎大瞅著好,價位也成,花了八兩銀子。

買了騾子辦了手續,登記在冊。黎大牽著騾子,又去買了酒、糖、大棒骨,藥館掏出了顧兆寫的字條遞給夥計,家裏燉雞放大料,黎大覺得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