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3/4頁)

柳大娘子笑了笑,又嘆了一聲:“畢竟門不當戶不對的。”

話到最後,又道:“但當初在女婿準備回金都的時候,我與阿嫵的父親也明確與他商議過了,若是嫌棄我們翁家,這婚事便罷了,可這女婿說什麽都不肯,也應下了會好好照顧阿嫵的。”

說著,看向老太太,笑意淺淺:“若不是那時女婿的執意,恐怕現在也做不成親家了。”

話裏話外皆是——不是我們翁家巴著你們侯府的,而是你們侯府巴著我們翁家的。

老太太都活到這把年歲了,怎麽不知道這柳氏什麽意思?

心下已有不悅生出,但到底沒有底氣回駁她的話,只道:“完後侯府必然會好生照顧阿嫵的,親家母不用太擔心。”

柳大娘子看向女兒,目露慈愛:“如何能不擔心?”

“我與阿嫵父親就這麽一個女兒,若是知曉有人欺負了她,莫說是在千裏之外的雲縣,哪怕是在萬裏之外,我等夫妻二人也會來給她撐腰,拼勁一切給她討個公道。”

老太太頓時語塞,一時竟不知說什麽。

這些話難道不是明著說給她聽的麽?

這翁氏已嫁入了侯府,怎事事都與她母親說?

柳大娘子似乎能猜透老太太的心思似的,轉頭看向她。

“我家丈夫救下命懸一線的女婿時,原本不知其身份,也不嫌他沒記憶沒有身家,還把掌上明珠許給了他。後來才知是侯爺,好似我們翁家是高攀了,可說到底若非是我丈夫,恐怕女婿早沒了性命。一命之恩,猶如再生父母,如此也沒有了高攀一說。”

話到最後,笑意斂下,肅嚴道:“我信老夫人是個明事理的人,不會因此為難我家阿嫵的,對不對?”

翁璟嫵入了府中從未提起過救命之恩,久而久之老太太便也淡卻了這事。現在忽然聽到這事,老太太的臉上逐漸多了一絲尷尬。

柳氏的話並沒錯。

若非是那翁知縣,孫兒確實會沒了性命。

老太太不禁被她的話噎得咳了一聲,道:“自然不會。”

說著這話,竟不知不覺多了絲絲窘迫。

整個侯府,幾乎都知道那兩個婆子的事情,她不信孫媳沒有說。

所以這柳氏分明是來敲打她的,但到底是理虧,所以也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

柳大娘子見敲打夠了,也為女兒出了一口氣,便見好就收。

笑意復而回到了臉上,聲音溫和:“如此,我與阿嫵的父親也就放心了。”

翁璟嫵望著阿娘,笑意盈盈。

有阿娘護著的感覺,真好。

若是她直接反駁,或是對老太太言語不敬,只會落得個不孝的莫須有罪名。

她阿娘,可沒有什麽孝不孝這麽一說。

哪怕知曉老太太不會太高興,日後雖可能會給她些臉色瞧,可她又不在意。

她只知自己現在的心情很順暢,也很愉悅。

翁璟嫵心情順暢了,也開始打圓場。

看向老太太,略顯歉意:“阿娘實在太在意孫媳了,所以才會說了這麽多,還請祖母莫要太在意。”

老太太:……

好話歹話都給她們母女倆給說完了,她還能說什麽?

老太太心下頓感憋悶。

雖心下憋悶,但臉上卻還是得維持著笑意:“為人父母在意兒女也是正常的,老身又怎會在意。”

說罷,端起了茶水飲了一口,好壓下心底的憋悶。

心下暗道這柳氏可一點都不像那小官之婦,那張嘴擠兌人的功夫,可一點都不比那些個愛話裏藏話的貴婦差。

老太太正放下杯盞的時候,忽然下人來傳侯爺回來了。

老太太愣了一瞬。

還以為是孫媳在知道她母親要來,提前去軍中傳的話,但在看到孫媳的神色也是一愣怔,顯然是不知的,想來也是湊巧。

不多時,束發與衣衫大氅都略微濕潤的謝玦從廳外大步走了進來,顯然是冒雨回來的。

這樣的冷寒的天氣,再冒雨回來,也是個不畏寒的。

翁璟嫵心下復而納悶。

她也是今日才知母親來了金都,他應是也不知的,而且距離他上回回來還沒一個月呢,但他怎忽然就回來了。

停步廳中,先朝著老太太一禮,隨而轉身朝著左側位上的嶽母一拜:“小婿見過嶽母。”

柳大娘子雖然心底對女婿有氣,但因老太太是阿嫵的長輩,女婿的親祖母,所以到底沒給謝玦臉色瞧。

起了身,客氣道:“女婿貴為侯爺,這一禮著實太折煞我了,快快起來。”

謝玦直了腰,目光從嶽母身上略過,望向了一旁瞧著嶽母的妻子。

許是感覺到了他的視線,翁璟嫵朝他望去,笑意淺淺的喚了聲“夫君。”

一聲夫君後,妻子的目光又毫不留戀地回到了嶽母的身上。

大半個月沒見,怎感覺她好似沒怎麽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