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章還邱章禦史, 一年寫出三道奏本,本本驚天動地,攪動京城風雲。

如今大家背地裏都不叫他章大炮仗了, 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章三本’。

‘章三本’關於太行山戰敗後續的奏本直達天聽, 端慶帝姜鶴望對著奏本紅了眼眶。

他自己肯定不能親自去了,對著政事堂奏上來的意見, 當即拍板贊同, 定下了由皇太女代為前去太行山, 為八萬陣亡將士招魂。

出行的時間定在端午過後。

過了端午,天氣入了盛夏, 白日悠長,陰氣退散, 適合去戰場這種屍氣漫溢的死地。

五月初十, 姜鸞的車隊浩浩蕩蕩出了京城。

為陣亡將士招魂是國事, 姜鸞這次出行,前後打起了全副皇太女儀仗, 坐的是歷代皇太子出行的金輅車,文鏡帶著全體東宮禁軍隨行,最前方的是騎馬衛隊,中間車隊, 後方跟隨了步兵衛隊。

崔瀅也以東宮伴讀身份隨行。

但護送出行的兵馬, 遠遠不止東宮禁衛那幾百人。

裴顯自請出京護送。

他在端慶帝面前如此說道, “是臣倡議的皇太女殿下出京招魂。太行山距離京城八百裏,路途遙遠, 山道艱險, 恐有盜匪出沒。若是驚擾了殿下貴體, 臣肝腦塗地而愧對天家。臣自請領兵八千,護送皇太女出行,確保萬無一失。”

端慶帝感動地握住他的手,“裴中書想得深遠,果然是真心實意替皇家打算的自家人。阿鸞交給你,朕放心。”

姜鸞出京當天,裴顯點了玄鐵騎八千前鋒營精銳,在城外等候。

等來等去,原以為辰時末總該出來了,一直等到了午時中。

姜鸞的隊伍出城耽擱了。

城中百姓聽說了消息,自發在前後跟隨,隊伍綿延了十來裏。許多頭發花白的老人家攙扶著跟在隊伍後面,抱著幼兒的婦人們在車隊路過時高喊,“皇太女殿下去了太行山下,求殿下多喊幾聲,招魂的鼓樂聲響大些,好叫我家兒郎聽見,跟著殿下招魂的幡旗回家,落葉要歸根哪。”

護送姜鸞出京的兵馬,在城外和裴顯的八千玄鐵騎精銳匯合,出城二十裏,又有一支隊伍加入進來。

謝征帶著五萬騰龍軍拔營離京,先護送姜鸞去太行山,再轉道回遼東。

懿和公主跟著騰龍軍走。

皇太女的出京隊伍背負著極重大的象征意義,一路打起全副儀仗,聲勢浩大地路過大城小鄉,接見沿路的州府官員和鄉紳稽老,走走停停,去太行山的八百裏路走了半個月。

前面放出去探路的探哨已經找到了去年春日的戰場。

前鋒營將士開始就地收斂滿地裸露的屍骨,收起蒙塵倒伏的旌旗。

崔瀅一路跟隨出京,在這半個月裏,仔細地跟姜鸞講解去年的太行山戰事。

去年延熙帝禦駕親政,起因是安北節度使叛亂。

安北節度使鎮守大聞朝的北部邊境,和河東節度使領兵的轄地分列東北和西北兩邊犄角。

邊境長城對面是突厥人無邊無際的荒漠砂原,安北節度使轄下的領地範圍,正北方向直面突厥可汗的牙帳所在的都斤山。

原本每年一場小戰事,兩三年一起大戰事。

姜鸞的父親明宗皇帝還在位的時候,許下一樁和親。宗室公主奉命出塞,嫁給了當時的突厥大可汗。

一去塞外十二年,換來了十二年的邊境和平。

突厥大可汗在位期間,他麾下的幾大部落再沒有大規模侵略邊境,尤其是直面突厥大可汗牙帳的安北節度使轄下,邊境戰事止歇,邊關百姓休養生息了十二年。

這是大聞朝開國以來的難得的一段和平歲月。‘和親安邊境’的策略卓有成效,百姓們感念和親公主的大義犧牲,民間為她立下了無數生祠;文人墨客寫下了無數贊美和親公主的華美長辭篇章。

然而,一件誰都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外邦無事,內憂滋生。

就連姜鸞的父親明宗皇帝在世時,都完全沒有想過這個走向奇詭的後續。

十二年的安寧歲月,邊境無事,安北節度使再也不需要枕戈待旦,處處防備突厥人越過邊境突襲搶掠。習慣了征戰的武人血液叫囂不已,許久沒有進食血肉的惡狼蠢蠢欲動。

十二年過去,安北節度使不安穩了。他的兒子長大了。他自己在苦寒邊關橫刀秣馬過了一輩子,邊關再無戰事,也再沒有了功勛,再沒有了武將往上攀爬的功名路。他不想讓他的兒子在邊關庸庸碌碌的過完年輕的一輩子。

他想用他的十萬精兵強將,把他的兒子從苦寒邊關迎進繁華京城,送上那萬人仰望的高位。

囤積武器,堆蓄錢帛,操練兵士。

明宗皇帝過世還不到一年,叛亂發生了。

——

招魂這天定在五月二十八。

地方在太行山腳,去年戰事最激烈的一處戰場附近的河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