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沐瑾到長嶺山防線大營沒幾天, 許瑗押著軍需物資到了。

廣庭、平川、青陽幾郡的余糧全部拉去淮郡,糧食緊張的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陳郡、淮郡、魏郡的百姓種糧交的稅少,再加上耕地分得多, 每個人至少十畝耕地起步, 家家戶戶都有余糧。

糧食不耐放,到第二年就成了陳糧,且囤積糧食需要蓋糧倉、防潮防濕勤晾曬, 尋常百姓即使想大量囤積, 也不太能囤得住,多余的都拿去賣掉換錢,添置家什物件。

蕭灼華開設有平價連鎖米糧鋪,水力磨坊、食品加工作坊等,收購老百姓賣出來的余糧,加工成面粉、面條、醬料、糧油等售賣到各地。沐瑾在前線打仗, 正是需要糧食的時候, 她只留下維持市場供應所需,其余的都給沐瑾送去。

沐瑾在離開前, 跟淮郡的豪族簽訂了肉食、菜幹的軍需供應。

豪族們沒有土地、沒有養殖場, 為了保障沐瑾的肉食、菜幹供應,在各縣、鄉都設置了收購點, 從老百姓手裏收菜、收雞鴨鵝魚羊兔等肉食。老百姓見到有錢可賺,再加上自家現成的田地用來養家禽,也紛紛搞起了養殖副業, 魏郡、淮郡、陳郡、野溝子縣等地的肉食產出相當可觀。

這就大大保障了前線軍需供應。

軍需押送不容有失,蕭灼華不放心別人, 都是派許瑗在路上奔波。她想到快過年了, 而沐瑾又是個大手大腳的, 又特別看重兵卒們吃好穿暖,特意從草原調撥了一批牛羊肉食給沐瑾送去,順便帶送了批戰馬過去。

這一次調派軍需物資,幾乎是動用了淮郡、以及草原那邊的運輸隊,浩浩蕩蕩的運輸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這麽多的軍需物資拉到前線,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中軍大營、女兵營的早就見慣不怪,可梧桐郡、趙郡等幾個郡的兵卒沒見過,聽到說軍需物資到了,紛紛趴在柵欄前努力地往外看,想看清楚馬車上的防水布下面蓋著的是什麽東西,議論紛紛。

他們對於看不到頭的運輸隊伍和押送人員,唯有用驚嘆聲來表達自己的震驚。

沒過多久,又有穿著羊牛襖做牧民穿戴的人趕著數以千計的馬匹走過。兵卒子們高呼出聲:“馬,好多馬!”激動地問身旁的人:“是不是戰馬?”

有靈伶的,飛奔著跑去找各自的千總,千總們又往郡守們那裏報。

承安伯、威遠侯、方稷他們聽到消息都坐不住了,紛紛趕到路邊探頭張望,之後騎著馬便往沐瑾的大營趕。

這可真是……

威遠侯只恨自己當初瞎了眼,早知道在沐瑾去邊郡時,就該投奔過去。

沐瑾、賴瑤正跟許瑗說著話,聽到賴泉來報,說方稷他們幾個在外面,道:“讓他們進來吧。”

承安伯和威遠侯不請自來,心中很是忐忑,可那些戰馬瞧著實在太讓人眼熱了,且這麽多的軍需物資,他們是真想開開眼。

方稷向沐瑾抱拳行禮,道:“見過大將軍。”

沐瑾笑道:“來得正好。”他指著方稷對許瑗說:“往後這奔波勞累的事情,讓姐夫來跑,你嘛……也沒法閑著。”

許瑗沒好氣地說:“在你這兒,有能閑著的嗎?”

沐瑾說道:“從長郡到淮郡,好幾千裏地,押送物資路上的耗費太大。菜幹、雞羊魚鴨肉等肉食供應,可以就近從幾個郡采購。姐夫、承安伯、威遠侯,還有鄭郡守、高郡守,你們支援戰事,又是出錢,又是出人,這筆開銷,我得給你們填補上。我要是給你們錢財,拿到手的是死錢,花著花著就沒了,且你們沒了地,總得有進項養家。”

他對許瑗說:“五姐,勞煩去搬幾箱加工好的肉幹、菜幹、面粉等食物進來。”

許瑗當即安排人去每年搬兩箱進帳篷,拿刀子割斷封口的繩子,露出裏面的食物。

沐瑾指著這些加工好的食物,把他跟淮郡豪商怎麽定的買賣告訴他們,問:“有興趣嗎?長嶺山防線幾萬大軍的食品加工,稻谷去殼、麥子磨粉、肉食供應,這不是一家食品加工作坊能供應得上的。做軍需供應這一塊,算是長期固定的買賣,另外你們還可以散賣。”

他的話音一頓,道:“那些落遠的兵卒,要是不願意回鄉種田,或者舍不得離開你們的,正好可以招進作坊做工。”

威遠侯趕緊抱拳說道:“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其余幾人當然願意。沒見著淮郡許琦、方易他們做著買賣有多富嗎!這才剛投奔大將軍,就輪到他們了。

沐瑾根據加工種類不同,分成若幹作坊,讓他們拿去分一分,等確定好有哪些人承接這些買賣之後,再來跟他擬定契約。這幾人屬於各郡領頭的,還有很多小豪族依附他們,要是他們幾個吃肉,旁人連湯渣子都沒一口,會出亂子的。這買賣是他們自己留著,還是拿去送做人情,由他們自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