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三月初, 屠嬌娘趕到長嶺山,接掌女兵營。

她在經過平川郡時,把新兵營全都帶過來了。

女兵營在橫斷江一役, 減員嚴重, 新招的女兵因為戰鬥力不行,都留在平川郡新兵營訓練,如今屠嬌娘把她們帶過來編入了各營, 不僅填補上之前空缺的人數, 兩個步兵營將手底下的女兵都成了滿員編制,騎兵的一萬人也全部湊齊。如今的女兵營足有三萬人。

蕭灼華派人給沐瑾送來信,告訴他,五萬淮郡駐軍已經補齊,這三萬女兵派出去打仗,請他應允。

沐瑾自然是應的, 只是如此一來, 不知不覺間又增兵了。中軍大營、淮郡大營、長嶺山防線、草原大營都是五萬人,女兵營三萬、軍工部工程兵兩萬, 攏共二十五萬人, 僅給兵卒發餉,每月開支就是五億錢, 折成金子是五萬兩。這還不算佰長、千總、營將、都尉們的薪俸,不算各衙門、郡兵、縣兵、工程兵、開荒修路的戰俘,以及戰功獎賞和撫恤。

他們之前賣草原的牛羊馬匹、賣煤炭, 還賣了淮郡的地,才加上抄了淮郡、魏郡才勉強持平, 抄廣庭、平川等幾郡豪族的開支, 頂多只能支撐一兩年。

稅收確實有, 農業這一塊的糧食稅收都用來養軍隊、建築隊伍了。商業稅收,目前只有淮郡、魏郡、陳郡能收得上來,買賣剛開始做起來,市場還沒有穩定成型,好多做的還是軍隊、朝廷的生意,商業稅收比起開支,九牛一毛。

沐瑾挺無語的,之前缺糧、缺錢,以為打下西邊諸郡會好起來,能解決問題,可現在還要跟英國公打仗,守長嶺山防線,又征了好幾萬兵,增加了大筆開銷。

打下來的地盤,除了糧食有保障外,其余的都是投入,道路交通、水利灌溉、官員、治安、教育人,全都是投入,種地的那點糧稅也就是省下買糧食的錢。

他現在實施的這一套,有很大的風險,就生產力來講,目前還跟不上,全靠發戰爭財在撐著。

要解決財務危機,只能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民生,多開作坊、多搞商業,增加稅收,一方面就是打英國公,繼續發戰爭財。

英國公占著鹽利,本來就富到流油,他還把京城占了。

京城是蕭赫的老窩子,這二十來年,各郡每年都得給他拉錢糧過去交稅貢的,跟貔貅似的,只進不出。京城平原是有銅礦的,往北方向還有金礦,不僅能在河裏掏金,更是能在山上直接采石煉金。京城千裏平原的產糧、布帛都很可觀。

沐瑾算過開支,便把齊仲召來,問他英國公世子柴緒那邊是什麽情況。

齊仲回道:“先太子蕭肆死後,英國公收編了五萬禁軍後,補齊了十萬之數。南衛營十萬大軍也是滿額的。去年攻打長郡,由柴緒率領五萬禁軍、十萬南衛營大營,以及每個縣抽調了一百名縣兵和四百名青壯,湊出二十萬大軍來攻,折損了五六萬左右。冬天我們補充兵力的時候,他們也在補充,到現在有三十萬大軍。”

沐瑾思量著道:“也就是說從京城千裏平原征召了十五萬青壯過來?每個縣抽調一千多名青壯?英國公有統計現在的人口嗎?”

齊仲道:“有的,去年的戶籍記錄是一百三十余萬戶,九百余萬人。”

沐瑾頷首,在心裏默默算盤雙方的開支、人口、經濟狀況。

他占據西邊十四郡之地,差不多也是這個人口數。邊郡不必提,都是剛遷過去的開荒隊伍,人少。陳郡以前耕種工具落後,精窮,養活不起人口,是西邊諸郡中人口最少的。高嶺、鄭郡、平川都是小郡,只有幾十萬人。淮郡、魏郡、廣庭郡、青陽郡、青山的人口稍微多點,只有一百來萬人。

單純拼人口、開支,英國公占據絕對優勢。畢竟他不用投入基建和工業,養兵也不是這種富養法,開銷能節省海了去。

齊仲心下納悶,照理說大將軍是知道英國公的情況的,怎麽還特意把他叫過問這個。他不解地問道:“大將軍這是……”

沐瑾說:“我算賬。”算清楚賬,才好確定下一步怎麽走。

齊仲心道:“算賬?”這開戰起來,算的賬就多了去,且早就算過了。他知道沐瑾自有打算,默默地等安排,沒再說什麽。

沐瑾當即派人去把各營的將軍、都尉、營將都招來,安排作戰任務。

人多,各營又都是分開駐紮的,隔得挺遠,即便是騎馬,一來一回,等了一個時辰人才湊齊。

三月初剛開春,天氣還有點涼,一群人人個渾身大汗風塵仆仆的,瞧那樣子就知道是在練兵。

方稷、方易、高浚都在沐瑾的大營,早早地就過來了。

幾年前,高浚在沐瑾經過趙郡時,跟著威遠侯堵過沐瑾的路,結過梁子的,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的想法來考軍官,卻沒想到竟然入了大將軍的眼,調來了大將軍帳下。雖說目前還沒有委派職務,只是給了頂帳篷,讓他先熟悉各營事務,但能入大將軍軍帳,只要表現好,必定能委以重任。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麽多人的議事,饒是多年養出來的穩重,也難免心跳如鼓,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