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等周憬琛收拾好出門,孫老漢已經在院子外面等了。

余氏也起了,正在院子裏跟葉嘉擡爐子搬鍋,臉色不大好看。想來昨夜是沒睡好。兒子當眾將事情攤開了說,她就是有再多話也不好說。這件事梗在她心口,怎麽都下不去。接連地瞥了葉嘉好幾眼,又擔心昨日的話叫兒媳存了異心,當真拋下兒子投奔鎮上那個程小二爺。

周憬琛快速地洗漱,走過去將兩人手中東西接過去一樣一樣碼上車,出發去鎮上。

許是昨日的韭菜雞蛋餅味道實在太驚艷,今日他們人還沒到西街就有不少同行的商販一面挑著擔子一面就說等會兒要幾個。也是,也沒有誰做生意似西施攤這般實誠的。裏頭大塊的雞蛋好多個。韭菜煎得又鮮又香,一個餅才七文錢,委實厚道。

等夫妻倆去老位置擺好鍋,生了火,四周已經圍了一圈人。

三百多個餅,賣的比昨日還紅火。因著昨日吃的人都在說好,今兒跟風的人更多。許多鎮上住戶都一大早來買茶點,跟頭一回一樣一個時辰就賣光了。

收攤兒時候還有人來問,這模樣比第一天擺攤還吃香。

“沒有了,”葉嘉笑著搖搖頭,“趕明兒多做一點,今兒都賣完了。”

似這般紅火的生意一連做了十來天。

除了前幾日是一日三百來個餅,後頭葉嘉看來餅確實賣得好,都是四五百的拉來鎮上。葉嘉躲在屋裏將銅板數了一遍又一遍,竟有三十一兩之多。扣除成本和日常花銷也存了二十七八兩。加上家裏的三十二兩,葉嘉沒想到擺攤幾個月存了六十兩。

小攤販可真掙錢!

“這銀子放著也不是事兒,”受後世理財思維的影響,葉嘉總覺得錢放著就不是錢。得找個事投進去,錢生錢才算活錢,“咱家得置業置地。”

余氏雖然沒有理財思維,但她是信服葉嘉的。這麽多錢都是兒媳掙來的,自然她拿主意:“可咱在兵荒馬亂的地方,便是置地置產。一打起仗來,馬匪一進村子就……”

這倒是。李北鎮不似中原地區,戰事一侵擾,田裏就算有好東西也能一朝毀幹凈。

這地方的人養牲畜比置地的多,一來氣候原因,二來也確實受戰事影響。畢竟遇上事兒了牛羊能趕,地可不能鏟起來帶走。可周家三個半人,沒有一個有養牲畜的經驗。唯一有養雞經驗的是蕤姐兒,今年三歲半。整天追在小羊羔子屁股後面跑,說的最順暢的一句話是‘嬸娘今天燒好吃噠’!

葉嘉皺著眉頭,思索著這筆錢該怎麽用,外頭有人在院子裏喊了。

王家村二十個人頭裏,果然有一個是周憬琛。外頭喊話的是村長家兒子,讓周憬琛趕緊去村長家走一趟。葉嘉跟余氏本還在煩心該置什麽產,此時都沒了心情。

“無礙,我去一趟。”這事兒早說開了,余氏知道攔也沒用便拉著個臉不言語。

葉嘉想了想,跟他走一趟。

說起來,村裏好些人是頭一回見周憬琛。雖說一個村子住著,但周家這位後生前些年是一直在西場,三個月前才滿身血被擡回來。當時灰頭土臉的一頭血,也沒人清楚他長得什麽模樣。這冷不丁一看到真人,叫村長鬧哄哄的院子都靜了一靜。

好半天,才有人驚疑不定地問了一句:“可是周家小子?”

“是我。”周憬琛走到那登錄名冊的兵卒面前,淡淡道:“周憬琛,十九。”

那兵卒有些被他的氣勢所攝,捏著筆半天不知該怎麽落下。那眉頭緊皺的模樣一看就不知字兒該怎麽寫,葉嘉在旁邊忍不住提醒他:“就荒憬盡懷忠的憬,須去世間琛的琛。”

這話不僅沒叫登錄名冊的兵卒想起字兒怎麽寫,反倒把他給弄得面紅耳赤。

周憬琛詫異地看向葉嘉,那模樣似是完全沒想到葉嘉會吟詩。不過他的詫異也只一瞬,他扭頭好脾氣地跟兵卒道:“若是不方便,可以將筆與我,我自行添上。”

兵卒面紅耳赤地把筆給了周憬琛,一面看他行雲流水地添上姓名一面咕噥:“下一個。”

登錄了名冊,領了簡易的衣裳。他們就先回去了,等候一個月去駐兵營。

東西拿上手葉嘉就捏了捏,打仗裝備再差也沒有比這更差的。若是她沒記錯,大燕的正經募兵不僅要發放軍備,還需給每個入伍的人一筆安家銀。戰事吃緊的時候,那銀子其實就是買命錢。當初葉家大哥入伍就收了五兩多的安家銀。

“這也太不正式了。”葉嘉就算初來乍到不懂,也嚼出這裏頭有貓膩。

周憬琛笑笑,垂下眼簾,不知在想什麽。

葉嘉看他的模樣也知他若不想說,別人也問不出來。

秉持著大反派沒那麽容易死的心思,她老老實實把一顆心咽回肚子裏。回到家,余氏已經把韭菜給割好,正在井邊洗。蕤姐兒抱著小羊羔子坐在小馬紮上吃糖,小姑娘是最是惹臟的年紀,但因著葉嘉和余氏講究,穿得幹幹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