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葉嘉的香胰子是臘月底送到程家的。送的這天剛好又大雪,好在東鄉鎮離李北鎮不遠。騾子走得快,阿玖這回是端正了態度,自然是早去早回。張掌事的對阿玖印象挺深的。主要是他那日跟著葉嘉一起來的,葉嘉跟程小二爺的那點關系,張掌事的能不印象深刻也難。

送了三千五百塊香胰子過來,因著材料夠便多制了點。張管事自然是照盤全收。程家在西域五國的商號名聲足夠消耗商隊運過去的貨物,沒有賣不掉一說。

“這回葉老板怎麽沒有過來?”

入冬以後,程風已經走鏢回來,如今人就在家中歇著。程風今年已經十九了,翻過年弱冠。程家老爺子有心要給他說親,但這小子犟得很,死活不樂意。一雙眼睛就盯著葉家的那個三姑娘,哪怕人家嫁人了也不管。張管事檢查了這批香胰子後笑眯眯地看著阿玖便忍不住問起了葉嘉。

阿玖是知曉這事兒的,聞言頓時笑道:“家姐手頭還有別的事情要忙。前些時候不巧受了風寒,有些不適,如今人在家中養著身子。似這等運送貨物這事兒今日就沒親自過來了。明年開春走鏢之前,家姐會再過來與管事商議此次香胰子的價格。”

“這是自然,這批香胰子似乎味道比上回的好聞?”張管事的也不過隨口試探。雖說武人不似文人那般講究,但問一句便罷了,人家是有夫之婦他們還是得有點分寸。

“張掌事的好眼力,這回是特意換了高品質的原料。”阿玖點點頭,雖說他知道怎麽回事兒,但香胰子的原料他可不會亂說出來,“這回是家姐為給程家供上更好的貨源,不辜負程家商號的名聲,特意花了大功夫去外頭找了好貨。香味也是花了心思調的,一般人不識貨怕是聞不出來。聽家姐說這是什麽異域香,分前後調。我一個粗人也大不懂。張管事的聞聞看,這香是不是高档了許多?”

“前後調?那又是什麽香?”張管事也不是好糊弄的人。這個香味兒怪怪的,但多聞兩下又十分的深沉又清幽。如今可沒有什麽前調後調的說法,只是香氣分了層次,自然就顯得高档了許多。

“聞著不像檀香,也不像沉香。”張管事拿起一塊放在手上嗅了嗅,“倒是有股說不出的纏綿……”

阿玖這話都是瞎說的,但這批香胰子確實調了香。不過沒弄什麽特別名貴的香料。香味是余氏花了功夫給弄出來的。冬日裏閑下來,有心思琢磨花樣了。

這裏頭的事兒不必講太清楚,漂亮話給自家的貨貼金阿玖當然是會說的:“這你可就問到我了。實不相瞞張管事,我一個粗人,香胰子這等金貴物品都沒用過,更遑論香料了。”

“倒也是。”粗人哪懂香料?張管事到如今都不能將香料對上準確的名兒。

兩人寒暄了幾句,張管事的也就沒留阿玖。叫仆從去賬房取了一盒銀垛子地給阿玖,便收下了貨。

葉嘉跟程家的合作是抽成的,自然是不必全結貨款。但做生不能口說無憑,為了雙方的信任和安心,程家拿了貨是必須支付一定的現銀做保證金的。

阿玖帶了一盒子的銀垛子當日回來,一小盒銀垛子,總共有三百兩。

不得不說,這西北的地界兒貧富差距是天塹。

真正富貴的人隨手就能拿出千百兩銀子,下層百姓卻連溫飽都成問題,擔心自個兒一家活不過寒冬。如今是沒有後世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和完整的稅收體系的,確實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葉嘉深吸一口氣,心裏明白,這時候只有手中握著更多資源的人才能活得好。

她只到感慨了一下,將貨按照約定送到程家的手中,接下來大半個月大家夥兒都輕松下來。

一年忙到頭,鐵打的人也會累。葉嘉也累,但她是牽頭人自然不能叫苦。想著年底給家裏人都發了工錢,又另給了‘年終獎’。

將定金收回屋子裏,余氏召集家裏人收拾收拾一起過個好年。

葉五妹雖說不曉得姐姐說的‘年終獎’是什麽東西,但給她銀子她就高興。

孫老漢的家在張家橋,但自打老婆子去了以後,他就沒打算再回去。孫老漢今年肯定是在周家過年的。兩個孫子,孫俊翻過年就七歲了。在古時候,七歲是該放牛幫家裏幹活的年歲。周家沒有牛給他們放,但孫老漢也早就教他幹活。或許是古時候人早熟,孫俊如今做起事來也真有點小大人的樣子。小一點的還什麽都不懂,哥哥叫做什麽就做什麽。

因著完成了一樁大事,又拿了訂金,葉嘉心裏頭高興。所以家裏人人都或多或少得了一點賞。除了自打從輪台回來就被余氏帶到身邊教的林澤宇。

余氏其實是個很寬宥的人,但收拾起奴婢來卻也挺狠得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