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由於昨晚容灼在書房待了大半夜,探子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去偷策論。

所以直到隔日夜裏,事情才辦成。

於景渡拿到策論後,當場就打開看了。

不出他所料,容府書房裏的策論與容灼所寫的果然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甚至不需要看完,只掃了幾眼就知道這策論無論是風格還是見地,都與容灼截然不同。

這件事情真的太奇怪了,同一個人怎麽可能前後有這麽大的差別?

難道先前這些策論是找人代寫的?

不可能!於景渡很快否認了自己這個想法。

一個人的學識和談吐能瞞過外人,卻瞞不過教授他的先生。

若這策論有問題,季修年不可能發現不了。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裏?

“殿下,這策論有問題嗎?”黎鋒見他神色凝重,忍不住問道。

“黎鋒,你還記得你此前同我說過,容灼是老四第一個想要招攬的人,對吧?”於景渡問道。

“是。”黎鋒忙道。

“這些日子這小紈絝如何,你也見著了。”於景渡道:“你覺得,以太子用人的習慣,他有可能會招攬容灼嗎?”

“不會。”黎鋒道。

事實證明,太子的確暫時放棄了招攬他的打算。

從前於景渡未曾深想過這其中的違和感,今日仔細一想,才發覺自己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太子以前看中容灼,說明容灼才學品性都沒有任何可詬病的地方。

後來是因為容灼的種種行徑,才讓太子放棄了他。

於景渡記得容灼朝他說過,自己是故意這樣想避開太子的招攬。

可是為什麽呢?因為不想入仕?因為討厭太子?

若僅僅是如此,為何從前他沒有這麽做?

仔細想來,小紈絝應該就是在認識於景渡之前不久,才開始胡鬧的。

是什麽原因讓他開始胡鬧?

是因為轉了性子,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想到兩份風格迥異的策論,於景渡心中漸漸浮現了一個連他自己都不大敢相信的猜測……

“你說,從前被老四看中的容灼,會是什麽樣的人?”於景渡問道。

“依著太子的喜好,必定是有才學,人品端方之人。”

“是啊。”於景渡咂摸了一下這兩個和容灼都不怎麽沾邊的詞,“若非差別太大,老四又怎會輕易放棄了他?”

黎鋒擰眉聽著於景渡的話,卻一時猜不透自家殿下的心思。

畢竟他沒看過容灼的策論,不知道這位容小公子不僅是表面玩世不恭,寫起策論來簡直和胡扯一般,任誰看了都要搖頭。

“明日一早我出宮一趟。”於景渡朝黎鋒道:“你讓人將策論再還回去吧,務必做得幹凈一些,別讓人看出來異樣。”

“是。”黎鋒說罷便拿著策論走了。

於景渡起身在房中踱了幾步,目光落在琉璃花瓶裏那支風幹的月季上,心緒十分煩亂。

次日一早,他便去了趟國子學。

季修年再次見到宴王殿下,似乎並不意外。

“那日本王與父皇聊天時,提到來過國子學,父皇叮囑本王將來要多來看看,還讓本王多結交幾個文人。”於景渡朝季修年道:“邊關戾氣太重,本王就盼著多來幾回,沾沾這裏的清正之氣。”

季修年沒想到他這麽直接。

畢竟太子想結交文人,都要特意搞個詩會掩人耳目。

宴王殿下倒好,往他面前一坐,就說要結交文人。

“殿下可有屬意之人?”季修年問道。

“有。”他說著取出一張紙放到季修年面前,上頭寫著幾個名字,正是他此前讓黎鋒去查過的那幾人。

季修年一看,開口道:“殿下眼光獨到,這幾人在國子學的功課並不是拔尖的,但性情無一不率真坦蕩。若是放他們去了朝中,高官厚祿未必可得,但各個都是能踏實做事的人。”

“先生果然最懂自己的學生。”於景渡目光落在一旁的書案上,認出那是學子們交上來的策論,季修年應該尚未批改完,“本王能看看嗎?”

“殿下請便。”季修年道。

於景渡聞言便慢條斯理地翻開了幾頁,很快找到了容灼那一份。

“本王突然想起來,季先生門下似乎有個容家的兒郎,一直是先生的得意門生。”於景渡看向季修年,“此人品性如何,是否值得招攬?”

“少年人心性不定,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季修年不動聲色地道。

“這策論……”於景渡挑了挑眉道:“看著倒是有點見地,只是觀點太過懸浮,一看就是對朝中之事不慎了解……算是無功無過吧,失望倒不至於,卻也沒什麽出彩的地方。”

季修年聞言淡淡一笑,並不做聲。

“先生方才說他少年心性不定是何意?”於景渡問。

“老夫並無深意,隨口一說罷了。”季修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