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什麽以退為進?”薛澄文困惑地看著薛玉潤手上的金蓮。

“我先前以為, 許家讓許四姑娘把三公主帶到北湖遊湖,目的是為了在老學究面前,讓三公主落水, 然後逼三公主下嫁。”薛玉潤掰著指頭數了數, 道:“讓三公主落水之處,可能有三處。”

“其一, 是漁舟和烏篷相撞;其二, 是三公主勾金蓮不小心落水;其三, 是許家有人推她入水。我一直以為,這三件事是相輔相成的。”

“也就是說,三公主被金蓮所吸引, 走出烏篷,俯身勾金蓮。而因為烏篷狹小的緣故, 她坐的烏篷上可能沒有宮女隨侍而只有許家人。與此同時, 漁舟撞上烏篷, 混亂之中, 如果三公主沒有落水, 許家人還能再推她一把。”

“然後,三公主落水, 被許家人所救,再為北湖上的老學究看到, 以要顧全皇家顏面的理由相逼,讓三公主不得不下嫁許家。”

薛玉潤娓娓道來, 推演如果她沒有陪三公主去遊湖,三公主可能會遇到的場面。

薛彥歌和薛澄文頷首, 這也是他們的想法。

“只有一處說不通。那就是這樣一來, 許太後會懷疑這是許家設局。”薛玉潤覺得, 就算許太後不懷疑,也會有人讓她懷疑的。

“許家和三公主以及許太後的關系就會崩裂,這一定不是許家想看到的局面。按理,許家應該想方設法和許太後拉近關系才對。許家設這個局,說不通。”薛玉潤說著,將金蓮托舉給他們看。

“我剛剛打量這個金蓮的時候,就在想,如果設局之人不止一人呢?”薛玉潤把金蓮遞給兩位哥哥。

薛澄文結果金蓮,蹙眉問道:“什麽意思?”

“放下金蓮的人,未必想讓三公主落水。想讓三公主落水的人,未必想逼三公主下嫁。”薛玉潤道。

“這些金蓮造價不菲,形制相似,且數量不少。如果是我遊湖,放一兩個就罷了,不可能放這麽許多,讓人生出初春蓮花遍開的錯覺。”薛玉潤指了指竹骨和綢面。

薛澄文還有點二丈摸不著頭腦,薛彥歌已經慨嘆道:“湯圓兒果然是開竅了。”

薛玉潤正努力縝密地設想和推演呢,聽到薛彥歌這話,臉色微紅地瞪了他一眼。

薛澄文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什麽意思?”

“湯圓兒的意思是,放下金蓮的人,未必想讓三公主落水,沒準只是想討三公主歡心,跟她獨處,表明心意。”薛彥歌看著薛澄文悠悠地嘆了口氣:“澄文啊,一瞧你就還沒開竅。”

薛澄文一噎。

“正所謂有利有弊。”薛彥歌慢悠悠地道:“北湖不僅有老學究,比起南湖,它更冷清,最適合單獨相處、說上幾句話。我猜,多半是許望,畢竟他跟三公主關系最好,先前是駙馬之選。”

薛玉潤橫插一句,狐疑地問道:“二哥哥,你約瀅瀅逛過北湖?”

薛彥歌咳嗽了兩聲,沒答薛玉潤的問題,而是虛心求教:“那另一個設局的人呢?”

薛澄文倒是一直在思考薛玉潤所說的可能性,聞言道:“我猜可能是許鞍。”

反正許從登是不可能有這個腦子的。

“那我們就假設是許望和許鞍。”薛玉潤對薛彥歌輕哼了一聲,繼續道:“許鞍先知道許望的計劃,然後根據這個計劃,設下漁舟。我估摸著,屆時與三公主同乘的人裏,也有許鞍安排的人,確保三公主一定會落水。”

“只是不知道,許四姑娘究竟是許望的人,還是許鞍的人。”薛玉潤若有所思地問一旁的瓏纏,道:“你那一艘烏篷的小娘子們,可有什麽發現?”

瓏纏想了想,道:“婢子跟許家其余的小娘子坐在一塊兒,她們中間大約有人模糊猜到了點不對,只是婢子也不敢確定。”

反正不管是誰,都比許四姑娘要聰明。

薛澄文也琢磨過來了,問道:“湯圓兒,你的意思是,三公主落水之後,不管是許鞍還是許望去救,救上來之後,許家一定會極力對外撇清此事,說三公主是被仆婦所救?”

“對。”薛玉潤道:“這就是以退為進。”

“如此,許家對外有救人的名聲,又極力保全了三公主的名節。可對內,有救人之實,太後和三公主都知道是誰相救。”薛彥歌替薛玉潤解釋道:“如此一來,有名有實,哪怕許家不逼三公主下嫁,許太後也未必不會心動。”

薛澄文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樣的話,許太後甚至不會懷疑三公主是意外落水。”他喃喃道:“我反正是不會懷疑的。”

薛玉潤點了點頭。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發展,她沒準都不會懷疑。

“那你為什麽說有兩人設局?這法子,許望一人也能做到吧?”薛彥歌緊接著問薛玉潤。

“因為有一個地方,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在許家的烏篷上,看到了許鞍、許望和許從登三個人。”薛玉潤也想過這件事:“如果許望是想單獨跟三公主說話,他何必帶上其他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