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瘋狂的名士們(第2/4頁)

黃忠按住劉琦的肩膀,虎掌用力一捏。

鉆心的疼痛由肩膀傳至心頭,讓劉琦順時間清醒了。

這個戰場上,不是每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都像自己一樣,是那麽幸運的可以擁有黃忠和諸多猛士的舍命相隨,用自己的生命去拼死保護劉琦的安全。

像呂胥這樣的少年郎,他的生命只能靠他自己保護——就算他是屯長也一樣。

他若不能保護自己,下場便是如此……

呂胥痛苦的呻吟著,他左手捂著自己胸前那恐怖的傷口,用力的摁……可他這樣不但不能止血,觸碰到已經翻出的皮肉,還令他疼痛更甚。

呂胥望著劉琦的眼裏滿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痛苦的淚水。

“公子,我不想死!我、我真的不想死,公子你救救我,救救我吧!我求你了,呂胥會做牛做馬的報答公子……我想回家!”

劉琦咬著嘴唇看他。

這是一張近兩個月來,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臉啊,平日裏的冷靜與淡然,此刻竟因為恐懼和痛苦而變得這般猙獰。

“公子,我們走吧。”

黃忠低聲道:“這樣的傷……是沒救的,末將會讓人安排他在屋舍內渡過最後幾個時辰……”

劉琦低下頭,靜靜的看著他。

他的心在痛,但他不能表現出來。

“呂胥,你不會死,要忍著,要堅強,我會安排醫者救你,等你養好傷,我會讓你一直做我的近侍,將來有了戰功,我提拔你當將軍,校尉……你要堅強,懂嗎!”

呂胥的眼中淚霧模糊:“公子,我、我,我好疼……我要活下去,活著……回南郡……我要活……”

劉琦不再看他,他松開了呂胥的手,堅定的轉頭向著街道外走。

那一刻,他松開的不只是一個侍衛的手,他放開了更多。

“出發!去城西!破敵!”

……

陽人城的西面,負責在此防禦的人,是孫堅軍的司馬程普。

相對於其他三路,程普這一面今日所面對的壓力最大。

因為董卓親自任命的大都護胡軫的主力軍,進攻的就是這一面。

自董卓任命的都督中郎將華雄被孫堅斬殺之後,胡軫便一直負責總督這一線的西涼軍與孫堅抗衡。

胡軫出身於涼州武威姑臧,乃其地豪族,跟隨董卓多年,頗有功績,縱橫西北之境,屢破叛羌,功勛卓著。

胡軫這輩子也打過一些敗仗,但很少像是在陽人縣這麽窩囊。

他跟孫堅交手數次,每次都是處於下風……

孫堅軍的騎兵不過數百,可董卓給了胡軫一支約有兩千騎的西涼騎兵。

兩千匹拉車或是拉物的馱馬,劉琦在襄陽附近隨隨便便的就可以征調出來,但兩千匹能上戰場的戰馬……

就是集南郡、江夏郡三十二縣官民之全力,怕是也湊不出這個數量。

有這樣的一支騎兵作為保障,與少有精騎的南軍交手,胡軫半年來卻還拿不下孫堅……

還三番五次的折損兵將,他的威名如今在西涼軍中可謂掃地。

孫堅這塊硬骨頭,胡軫本來已經不打算再啃了,他只是率領兵馬在陽人縣的北面駐紮,謹慎的盯住孫堅的動作,只要防備他不能夠進駐雒陽,那對於胡軫來說就是勝利。

但很可惜,胡軫的計劃因為荊州人上書給天子,諫言立東西兩京的事而宣告破產。

荊州劉氏的奏疏到了雒陽後,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朝中百官很多人的根就紮在雒陽,他們根本就不想跟董卓去長安,只是他們沒有理由。

荊州來的奏疏,仿佛是給了他們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他們開始瘋狂的上奏,請求天子保全雒陽的宗廟,為鞏固漢室根本而立兩都朝堂。

這樣就有理由將家族留下……

董卓的目地是要遷都,那就讓他遷,無所謂。

但朝臣們和司隸本土士族的根都在雒陽,盤根錯節,個中利益牽扯巨大,自然是沒有人想遷移走的。

如今東西兩都的事情,算是給了朝臣們點名了一盞既不用反對遷都,又可以保全各族在雒陽產業的明燈。

於是,以代表各州士大夫利益的朝臣們,紛紛開始暗中運作……

而也有人將董卓在西涼遷民擅殺的流言傳至雒陽民間,使得雒陽本土的豪族們也是群情激奮,一時間將雒陽立為東京的浪潮在民間沸騰。

遷也是死,不遷也是死,那為何要遷?

大家開始反擊了。

董卓雖然想遷都長安,但他並不是只想將朝廷遷移過去,雒陽城的人口資源,包括在此處的財富,董卓都想要,他不想讓關東群雄撿現成。

但如今朝廷和民間都是揚言要保留東京朝堂,那董卓若依了他們,便只能遷移和東漢政府有關系的朝臣和太倉,武庫等,而城中的士族大夫和百姓,他就沒有合適的借口去動。